近日,珀莱雅宣布原雪花秀、兰芝首席科研专家金汉坤正式加盟珀莱雅,据说上述人员在年初已入职。也就在上个月,前资生堂中国董事总经理镰田正志跳槽到本土企业丸美更是引发了业界的关注。近年来,已有不少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欧莱雅的外资日化高管离职,加入本土企业。一场关于外企高管人才流动的话题也成为了近日业界探讨的热门。
CBO记者 肖悠頔
从运营到研发,越来越多的跨国化妆品集团高级人才宣布加入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
近日在杭州举行的新品发布会上,年初加盟珀莱雅的金汉坤与珀莱雅品牌代言人章子怡一同亮相。资料显示,金汉坤曾任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技术研究院院长,参与雪花秀、赫拉、亦博、兰芝、梦妆、悦诗风吟等多个韩国化妆品品牌的研发。珀莱雅方面表示是看中金汉坤的科研实力。
同金汉坤一样加入本土品牌的外企高管近年来越来越多。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这或许说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格局正在演变中,未来本土日化企业或超越外资日化公司而形成新格局。
世易时移 大众领域已进入国货时代
外企高管群跳槽本土企业的趋势,在上海悦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白云虎看来与市场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外资日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中国护肤与化妆品市场的绝对控制地位,本土日化企业在研发和资金等方面有明显不足,但目前中国市场的产业链布局日渐完善,竞争格局已然改变。
“外资和本土企业人才的不同在于,他们深谙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白云虎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已占有一定市场地位。在他看来,如今部分本土企业在经过野蛮发展的阶段后,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而一旦本土企业有了精细化管理的诉求,那本土企业借力发展,大批招募外资高管人才的趋势就不言而喻了。
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CEO吕义雄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外企高管群跳槽本土企业是一种趋势,民企的进步比媒体描述中的要快得多。他认为,本土企业在技术和时尚感方面已经迎头赶上,而在营销上的优势更不言而喻,因为“我们比外企更了解中国”。
有人说,在中国,大众快消领域已进入国货时代。
据贝恩公司的最近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26个快速消费品品类中有18个品类,本土公司正从外资公司手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而护肤品、衣物柔顺剂与彩妆,是本土公司抢到最多市场份额的领域,外资公司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市场分别降低了4.8%、3.8%,3.8%。不仅如此,线上消费中,国货的势头也不容忽视。最新7月天猫护肤、彩妆和面膜排名中,国货品牌已然成为主流,占据大部分榜单,在口碑和销量上都紧跟了电商的发展势头。
数据表明,本土日化企业已渐露锋芒,现实中,外资大企业中的“螺丝钉”中层基层和遭遇“天花板”的高层们也抵挡不住国内企业的诱惑。
白云虎还认为,形成人才流动趋势的另一要素是从外企高管的自身发展阶段发生变化。“经过多年的磨合,很多人已经发展到了外企的高层管理地位,在外企的发展也已经到头了,这个时候本土企业伸出橄榄枝,跳槽自然水到渠成。”
外资高管将给本土企业带来什么?
很多高管人才在外企摸爬滚打十余年,进入本土品牌后是否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呢?
吕义雄告诉记者,韩束的人才管理体系一直很开放,去年起就引入了大量外企的科研人才,但并未体验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多数人到岗一周就已进入了工作状态。吕义雄向记者强调,韩束对人才的判定标准是有主见而不独大,在企业满足其个人物质需求条件下,要有一颗红心,绝不贪污。“把心思放在实事上,这样与企业的气场才更吻合,大家的相对才更简单快乐。”
白云虎认为,外企的高管不仅能带给本土企业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化的思维,而且,外企高管在团队管理的经验方面上远优于本土企业,具备非常强的技巧,思维敏锐。另外,新的思路和管理能够帮助解决本土企业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