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这句话放在今天的国内化妆品零售市场也同样适用,线上实体之争发展到新一阶段,电商的增长从无序爆发过渡到稳定有序,线下终端也早已不再视线上为洪水猛兽,纷纷迎合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顾客是谁,他们在哪里?O2O业态是不是未来零售发展的必由之路,怎样实现O2O,成本几何?如今,零售终端不得不正视这几个问题,有人已拨开迷雾开始全新征程,而另一些人只看到身边夜色渐浓。
实际上,O2O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CBO记者 吴思馨
在其他行业,大多是服务业,O2O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e袋洗”提供上门取送等私人洗衣服务,“饿了么”彻底解决办公室白领一天的三大难题,“艺龙网”和“去哪儿网”交通住宿一条龙把你送到目的地,“滴滴打车”、“Uber”让你在市内畅通无阻,“美团”、“大众点评”更是完美承包了我们的周末空闲时间,就连美业方面,雕爷“河狸家”也在今年完成C轮融资,估值达3亿美元,业务更是将从传统的美甲、美容、美发、美睫和化妆造型扩展到健身、口语教学、绘画摄影、声乐器乐等“高颜值”系列服务。
不得不承认的是,相比于服务业态O2O的诸多优秀案例,传统零售在这方面的尝试还尚待时间检验。一些国内一线百货早就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但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如何让线上线下业务发生关联才是O2O的根本问题所在,显然,这些百货并未做到这一点。和百货一样着急的还有CS渠道,客源的大量流失带走了最后一丝暖意,房租和人力成本的增加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大批专营店陷入茫然。
好在有些人已经找到方向,比如在化妆品零售行业赫赫有名的北京亿莎。
亿莎集团董事长助理、O2O项目负责人杜建强将未来的亿莎定义为一个美妆行业的全渠道的商品和服务提供平台。
据了解,亿莎在两三年前就将零售业务拓展到线上平台,除了开设官网,并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置店铺群。2015年,将业务拓展到移动端,入驻微信、支付宝平台。多渠道实现后,组建O2O项目团队,联合各板块,打通渠道。可以说,2015年是亿莎的“全面互联网化”年。
对于亿莎来说,他们要打造这样一个环境:让消费者无论是在门店,在移动端还是在PC端,都能方便地与亿莎发生链接,之后可以在PC或移动端下单,可以到店提货,可以到店体验,也可以快递上门。最终,让消费者能通过各个渠道享受到相同的服务。
包括实体店、传统电商在内的传统渠道,必须面对零售渠道的严重分化,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在渠道间可以无成本地随时切换,换句话说,无论线上、线下各个渠道都面临着流量分化的危机。“如果线下化妆品专营店不谋求变革,那么他要面对的就是愈发寒冷的冬天。”杜建强这样说到。
实际上,他认为零售寒冬的说法并不准确,社会零售总额还在连年增长,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传统零售之所以遇冷是因为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渠道的快速分化造成的分流。“这对一些人来说是寒冬,对另一些人则是机遇,想象空间巨大”。
北京盛世美业化妆科技有限公司1号美店项目负责人赵馨莹十分认同这一趋势,她认为,如今移动互联网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如果说80后是PC端原住民,90后是移动端原住民,那么00后更是捧着手机、平板电脑成长起来的一代,其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消费习惯与他们的父辈大不相同。“专营店如果不能跟上这群人的脚步,还在店里等着客人来,那就是在等死。”她说。
据了解,“1号美店”O2O项目是一款基于微信开发,针对国内化妆品市场专营店线下改造的O2O解决方案。与实体店达成合作后,会帮助门店建立微商城,商城后台由门店自己管理,并进行实体门店陈列和布局改造,同时利用N3红包在消费者中进行“病毒式”传播,快速推广。赵馨莹告诉记者,1号美店的服务对象定位在国内中小化妆品专营店,目前招商正进行到第二轮,已与全国约600家化妆品专营店达成合作。
当然,看清楚态势后,O2O项目的纵深发展需要一笔不小的数字。推广、物流、研发团队,任何一项的花费都比单纯的线下门店要高得多,但杜建强并不担心资金问题,背后君联资本(联想集团的资金支持)让亿莎底气十足。目前,“1号美店”O2O项目二轮融资也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