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新操盘手所说:把一个倒下去的品牌再做起来比新推一个品牌更难。经历了“易主”风波的本土品牌“小青”如今已经逐渐从恢复期过渡到发展期,姐妹品牌“亦爱”在专营店渠道发展态势良好,两品牌母公司杭州汀之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飚表示,即便是已经有所萎缩的品类及渠道,对于重新起步的小青来说,“都是加法”。
诚如新操盘手所说:把一个倒下去的品牌再做起来比新推一个品牌更难。经历了“易主”风波的本土品牌“小青”如今已经逐渐从恢复期过渡到发展期,姐妹品牌“亦爱”在专营店渠道发展态势良好,两品牌母公司杭州汀之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飚表示,即便是已经有所萎缩的品类及渠道,对于重新起步的小青来说,“都是加法”。
CBO记者唐雅倩杭州报道
因资金链断裂,杭州小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正式易主,公司旗下品牌资产均转让给最大债权人浙江九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江九鼎)。此前未涉足化妆品业务的浙江九鼎就此踏入化妆品行业,并成立杭州汀之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接手小青品牌。
汀之兰在梳理小青的同时也推出了另一针对专营店的品牌亦爱,现有两品牌的渠道及区域拓展也在稳步进行,线上线下一齐发力。与此同时,汀之兰还构思了另一高端品牌,以期打造品牌金字塔阵营。
走过动荡期,小青发展从产品焕新开始
经历了动荡的小青,其重塑之路从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始。“销售人员不可能接触到每一个消费者,所以品牌是用产品与消费者沟通,但小青以前的公司疏于产品升级,也就弱化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陈飚说。
据其介绍,易主前的小青已经有6、7年未更新过新包装。作为20多年历史的品牌,小青的产品线也非常完备,涵盖了面部护理、身体护理以及男士护肤等多个品类,重新对其梳理设计也需要时间。由于公司动荡,当时的小青生产并不正常,各渠道都处在缺货状态,汀之兰于2014年接手后只能原样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陈飚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表示,仅这项工作,汀之兰就做了6个月之久。
度过此阶段后,汀之兰就开始致力于小青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包括,将小青的品牌色由绿改为蓝,设计新的logo及形象柜并逐步更新各产品的包装。此外,主推KA渠道的小青也推出了针对CS渠道的护肤系列,据了解,这一系列是小青各系列中价位最高的。

据陈飚介绍,今年春节前上新的一系列新包装面膜在终端的销售效果很好,而其他焕新产品也会陆续在今年上齐。此外,曾以茶妆为卖点的小青,未来还将再推茶系列,以打造杭州出品的地域特色。
小青面膜新老包装对比
品质是重塑之基,三品牌构造金字塔
在梳理小青的同时,汀之兰还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针对专营店的品牌“亦爱”。相对于小青的大众定位,亦爱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其产品共4个系列27个SKU,价格在100-300元之间。陈飚称,从终端反馈看,亦爱的CC霜、气垫、泡泡面膜等都十分热销。
品牌构架上,汀之兰还计划在小青与亦爱之外,自产一高端品牌,打造品牌“金字塔”阵营,陈飚表示,此品牌将与欧洲厂家合作生产。
“一个品牌倒下去再做起来比新推一个品牌更难。”陈飚说。不过他表示,小青原公司主要是在营销层面出现了问题,但生产管理及品质一直保持的很好,陈飚还向记者展示了汀之兰工厂的研发室、检测室、罐装车间、包装车间、配置车间等,他表示,产品质量是重新扶持小青的基础。
产能方面,据陈飚介绍,小青原公司生产车间有7条生产线,产能充足。汀之兰的产品生产早已恢复正常,“待市场对产品需求上升时,再运转闲置生产线即可,”其表示。
亦爱陈列柜
维稳渠道信心,从江浙走向全国
逐渐走入发展期的汀之兰的另一重点即是拓展渠道及区域,KA、CS、电商以及不如往日光鲜的微商,汀之兰都要走。陈飚表示对于别的品牌来说或许某些渠道有所萎缩,但对于重新起步的小青来说都是加法。据悉,小青天猫旗舰店已运作多时,而亦爱天猫旗舰店也即将上线,此外,两品牌还将继续拓展京东、聚美等电商渠道。
陈飚表示,品牌动荡时期以及易主风波确实对经销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如今小青逐渐升级,亦爱也稳步发展,再加上工厂实力,经销商的信心已经在慢慢回复。据悉,曾经以浙江为主战场的小青也逐渐拓展到了全国,西南、东北、华北等以前的空白市场也有了网点。陈飚表示,汀之兰也十分注重对经销商及促销员的培训,其培训部门今年就新增了20人。
如今汀之兰发展的很快,“3月份和1月份就不一样了,或许5月份更不一样了。”陈飚对今年两品牌回款实现去年的150%非常有信心,而达成目标后,汀之兰或会开始进行广告推广计划。
除了参加今年5月的上海美博会,今年还将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期间与一丝绸公司合作,结合丝绸元素推出定制礼盒,“也许,能搭上G20的顺风车呢。”陈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