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1-10
  • 阅读量:105429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卫华


    怀旧风潮的兴起,似乎正在为中国很多“祖母级”化妆品牌提供复兴的契机。
   
    刚刚过去的2010年更像一个国货年。在网络上,百雀羚、雅霜、老马入和等老品牌大卖,很多国产老品牌枯木逢春,然而这些老品牌到底能不能老树发新枝呢?
   
    在天一策划掌门人李勇看来,化妆品行业中,老国货们与外资品牌比起来,最大的差距在于“倚老卖老”,不思进取;外资品牌则在保留品牌核心理念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发展,注入时尚个性元素,保持品牌活力。
   
    武汉大学一位营销学教授则认为,老国货们今天的困局,也有历史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是计划经济,民众对“香香”的要求,也仅仅就是防止皮肤干裂等基本功能诉求。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的倾斜,外资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助推了社会崇洋心理。本土新兴品牌纷纷披上“洋马甲”就是明证。而很多“老品牌”则放慢了发展脚步,甚至裹足不前。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了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同龄不同命”的境遇。与此同时,国内高等教育的不发达,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基本都进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致使企业缺乏真正能与外资抗衡的营销和策划人才。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出现的就是今天的格局。老国货几十年面孔如一,新品研发不到位,市场营销乏术,因此逐渐被边缘化,直到淡出市场。在日化行业摩尔定律日渐凸显的今天,早已过了“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面对怀旧风潮,老国货们如果不加大科研投入,研制出既能延续品牌理念,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最终是没有出路的。


    
    无论如何,有关国货发展的利好因素却越来越多。
   
    2010年,当90后开始“奔二”,而80后集体走在“奔三”的路上,整个社会的消费行为也开始发生大的转变。80后、90后其意义远不只是他们自身所蕴含的巨大消费能力,更多的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往往一个人指挥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的钱包。从小泡在洋品牌里长大的这两代人,老国货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成了一种个性的追求。
   
    2010年,当世界经济一片“哀鸿”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让世界侧目。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次世博会见证着大国崛起。面对诸多国际争端,一贯低调的中国人开始尝试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在寻求民族认同感的追求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和支持国货。
   
    201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主基调。国家开始积极谋求在全球经济产业链中的有利位置。国家处在了产业升级和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殊时期,也开始进一步支持国货的发展。
   
    2010年12月1日起,中国将对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是中国继统一内外企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项之后,完全统一内外企业税收的最后一步。自此,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了30年的“超国民待遇”结束。
   
    除了客观有利因素增多之外,事实上,佰草集的长袖善舞,双妹的高姿态复出,以及如此种种,让我们看到了国货未来的曙光。我们有理由相信,国货复兴的基础已经奠定,并在逐渐增强,国货复兴可期!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