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高喊“瘦身计划”,一边寻找合适收购的小品牌,宝洁这头“大象”似乎开始更加灵活地“跳舞”了。
CBO 网讯(
记者 陈媚 )
日前,宝洁公司CEO David Taylor 在波士顿的巴克莱全球消费品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成立风险投资部门,来负责小品牌的投资。据了解,另一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此前已经成立了相关部门。
宝洁公司CFO Jon Moeller 强调,集团会在规模较小的品牌身上投入很多资源,例如洗衣品牌 Downy Unstopables 和女性卫生巾品牌 Always Discreet。Jon Moeller 表示:“对于我们来说,考虑是否收购合适的小规模品牌是必要的举措,但是核心依然是要打造和发展品牌,而不只是单纯的收购。”
过去两年,宝洁陆续剥离了旗下一系列非核心部门和品牌。例如,德国汉高收购了宝洁旗下多个护发品牌,Elizabeth Arden收购宝洁旗下香水品牌Christina Aguilera,科蒂集团收购宝洁 43个美容品牌等。
此前,有声音认为,像宝洁这样大而全、“一统江湖”的巨头快消品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更多“小而美”品牌的天下。如今,宝洁开始选择充分挖掘潜力型小品牌,这一举动似乎要将先前不少关于宝洁的“唱衰论”拍在沙滩上了。
对于宝洁此次考虑成立风险投资部门,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可能是宝洁公司对于过往经验的总结,从年初就开始实行“瘦身计划”的宝洁,砍掉的不少品牌在不断盈利,而收购的不少品牌却并未能如预期增长。
另一位做大日化多年的代理商则认为,这可能是宝洁未来想在小品牌上发力的一个表现。“毕竟大品牌产品线的调整,相对而言并不能那么灵活,而近两年,不少规模小、调整快的小品牌在消费升级的情况下,已经在市场有了立足之地。”该代理商指出,这一点,从飘柔和潘婷被不少小众洗发水品牌抢去部分市场份额就可以看出。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不管是从洗发水再到男性用品剃须刀、口腔产品等,宝洁不少“拳头”产品的确是出现了市场份额的下滑。
另有消息称,宝洁正试图稳定逐渐失去市场份额的产品部门,例如男士护肤用品部门。该部门在价格等方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 2016/2017财年中,净销售额为 66.42亿美元,同比下降 3%,营业利润 15.4亿美元,同比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