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03
  • 阅读量:1514
  • 来源|唯美工匠
  • 作者|李婧玮

Albert Lin(林伯聪)是一位在创意行业浸淫逾22年的中国台湾人,曾先后学习于日本和纽约,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独特的国际创意视角。 他是一位多才的创意、美术指导,擅长将模糊不明的理念转化为图像。在纽约,曾有9年负责设计百老汇秀的海报,并为许多客户如施华洛世奇水晶、纪梵希香水,甚至为著名设计师VeraWang制作纸质杂志、Pantone及许多广告资料。Albert所从事的角色非常多样,从美术指导到创意总监,甚至还在纽约做过大学里的讲师。 Albert Lin多次担任中国化妆品唯美包装奖评委,他是本届唯美包装奖的复选评委之一,负责和另外几位复选评委一起,将从6766件新产品中挑出来的134件产品进行再次评估。


林伯聪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创意可视化专业负责人

2019中国化妆品唯美包装奖专家评委



“这是我的‘办公室’!”Albert Lin(林伯聪)用手指了一下,眼中满是对周围富有艺术感,充满异域风情的家居摆件不加掩饰的喜爱。


实际上,这是一家位于上海的著名家居商业街——文定生活的家居咖啡馆,之所以将采访地点选在这里,是因为他想尽量让采访显得不那么严肃正式,能让记者贴近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他。



“称呼我的英文名字Albert就好,不用加什么职称前后缀。”与Albert的“聊天”便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01

设计的五个步骤,一步也不能少


出生于中国台湾的Albert其实更多的教育和工作是在美国进行的,2013年到上海之前,他在美国度过了21年的时间,曾在纽约为诸多世界知名品牌,如纪梵希、施华洛世奇等进行创意设计。

回国之后,Albert仍然继续在创意设计这条路上前行,先后在广告公司、工作室工作,但中国的广告生态与美国存在许多差异,令他非常不适应。

Albert告诉记者,在国外设计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首先是前期的准备。人一天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想法,比如觉得某个东西漂亮,某个东西丑陋。如果要推广一个产品,设计师会通过一些行为,可能是听一首歌,看场电影,亦或是品尝美食等等,来收集这些想法。

其次是孵化,有了这些想法之后,设计师需要与它们对话,把它们孵化成自己的想法,开始考虑如何推广这个产品。

然后是洞察,即正确地抓住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的原因。Albert个人认为洞察其实就是把一些人们无意识在做的东西,变得更有意思。“这种洞察通常来源于不需做太多思考的时候,比如打球、喝酒这类与设计无关的事,因为这时往往比较兴奋,容易产生瞬间的灵感迸发,此时做出的洞察也更为正确”。

接着就需要评估这个想法是否正确,即预评估,可通过消费者调研、竞品分析等方式提供科学支撑,并根据项目的预算、时间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案。对此,Albert特别提醒要注意消费者调研的客观性:“我在中国参加过一些focus group式的调研,发现存在主持人引导被调查者改变想法的现象,这就使调研失去了意义。

最后便是执行了。



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平面设计、广告创意,还是包装设计,往往会忽略前三个步骤,一般是策划先行,有了大框架之后才会引入设计环节,甚至直接用竞品分析将前四个步骤替代了。反观国外,则是设计与策划同时进行的。两相对比,他认为中国的做法非常不利于设计的完整性与美观性。

而到了最后创意落地时,不免又要受到“甲方爸爸”的种种“责难”,Albert直言:“到了给客户看的时候就是灾难的开始!一个作品并不是没有修改空间,但不能不管前面的创意过程,在最后提出各种修改意见,很多设计到最后就偏离了初衷,变成一个四不像。

这是一个不健全的生态环境,但对设计师来说,仅仅做好设计对改变生态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Albert就想到通过改变设计行业的新鲜血液来改善生态。在工作间隙,他曾担任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兼课老师,以期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被定型之前形成更好的设计思路。

除此之外,他也面向业内人士做了许多培训,尤其是针对甲方。“培训的目的是改变他们的想法以及审美观。许多客户想要的是他认为美的,但这不一定是他需要的,他需要的是能让品牌继续发展下去的设计。”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培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Albert表示,尽管如此,他还是会继续坚持做下去。

02

盲从与抄袭,包装设计的两大“杀手”


将目光聚焦于国内的包装设计,在Albert看来,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在生产的速度与成本方面有突出的优势,而且非常善于把握市场动态。

但与此同时,国内包装发展不成熟的方面也令人担忧。Albert告诉记者:“我发现年轻设计师在接到案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其他品牌是怎么做的,东拼西凑出一个‘好设计’。”因此,他经常告诫共事的年轻设计师,“只有死掉的鱼才会随波逐流”,而这也折射出行业的共同问题——盲从。

另外,Albert还表达了对企业热衷于关注市场趋势这一现象的不认同。诚然,了解市场趋势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但在他看来,趋势并不代表合适,好的设计应该是为了传播品牌文化,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体验而设计,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潮流的跟随者。

第二个问题则是抄袭。Albert痛心疾首地说:“完全不加思考的抄袭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他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由蕾哈娜创立的彩妆品牌Fenty Beauty去年推出了一款钻石高光,目前在淘宝搜索关键词,能找到一模一样的同款,但价格仅有20元。不仅是在化妆品成品方面存在抄袭的现象,在上游的包材企业之间,抄袭更是一个屡禁不止的问题,许多包材企业都曾向记者反映,他们才在展会上展出的产品,不多时就有仿品出现,价格还更低。



03

未来,愿艺术回归艺术


事实上,在Albert身上,记者看到更多的是他对纯粹艺术的追求。这让他在当今偏向快餐化、同质化的行业环境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每当看到朋友圈有人发同款,或是看到设计师去网上东拼西凑的时候,我都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何必我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准备、去学习?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对的?我也去上网看看别人怎么做,省时省力,会不会得到更多效益?”对Albert而言,科技的快速发展能为设计带来更多可能,但也令信息更加透明、抄袭更加容易,同样也给他带来许多新的概念与冲击,如何将环境与自身选择进行平衡,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把自己的70%交给艺术,30%交给市场。而这7成属于艺术家的追求让我不愿意跟市场妥协,所以我每天都要在自己的想法和客户与市场的需求之间挣扎。”说这话时,Albert显得颇为矛盾与苦恼。

正是因为自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深知在创意与资本间拉扯的痛苦,Albert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建立一个平台,为有想法与创意的人免费提供资源,帮助他们让自己的创意落地。让艺术回归艺术,想必这也是众多设计师的一大愿景吧。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