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2
  • 阅读量:1191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郭芬

渠道商注意了!12月10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非法化妆品生产企业名录,26家企业上“黑榜”。其中,祛斑美白类产品成了违规产品的重灾区。

12月10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非法化妆品生产企业名录,26家企业上“黑榜”。这些企业在广东省生产,但却并未取得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根据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此类企业为非法化妆品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化妆品属于非法产品。
 
具体涉及的标示生产(代理)企业、已发现的非法产品为:广东雪娇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及施®藏红花祛痘膏、广州彩湟化妆品厂生产的采珂®祛斑霜(特效祛斑霜A型、B型)、广州嘉茵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韩玉特效美白祛斑玉肤套装、广州青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祛斑、广州清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靓肤王②、广州市白云倩薇日用化妆品厂生产的卡梵染发膏(咖啡色)等。
 

 
从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已发现的非法产品来看,祛斑美白类产品成了泛滥的重灾区,26家上“黑榜”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有19家生产的是祛斑美白类产品。另外,有1家企业生产祛痘产品,1家企业生产染发膏,2家企业生产面霜,3家企业生产海藻类面膜。
 
根据卫生部规定,祛斑产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对此类化妆品的定义及生产经营做出明确规定,这类化妆品必须经国务院卫生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上市,而且这种批文每四年需要重新审查一次。企业要生产这类产品必须要拿到批准文号,并在包装上进行标明。
 
显然,上述1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连基础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都没有获得,更不可能获取这些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的文号,也没有资格生产和经营这类产品。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美妆产品的崛起,美白、祛痘、祛斑等产品逐渐成了化妆品领域的监管“重灾区”。《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了解到,这三类成分对人体的伤害较大。汞可通过皮肤吸收,并蓄积在体内,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引发慢性中毒,损害人体肾脏等器官,《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汞的限值为1mg/kg(含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而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类的化妆品可能导致面部皮肤产生黑斑、萎缩变薄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其为化妆品中禁用物质。
 

 
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了更多对自己脸部的关注,从基础的补水护肤,到更细分的祛斑、防衰等需求,越来越多的“适龄”消费者开始了祛斑消费。有声音表示,目前,中国的祛斑市场比较尴尬,知名本土品牌在祛斑上安全但效果甚微,小品牌有效却往往不安全。
 
这也因此让一些看到祛斑市场的厂家钻了空子,利用人们“见效快”的心理,违规生产产品,赚取暴利。但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药监局也在进一步加快监管力度。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未来将不定期向社会公布此类非法化妆品生产企业名录,希望广大消费者和化妆品经营者不要购买使用及销售列入名录中企业生产的化妆品,一经发现请及时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切实让违法厂家和产品无处可逃。
 
此外,店家和消费者在引进、选取此类产品时,应加强甄辨,尽量选取正规厂家生产的正规产品,不要相信过分相信产品宣传的夸大功效,必要的时候可使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消费者可查询化妆品注册生产信息、科普信息以及投诉举报的“化妆品监管”APP,进行自主查询。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