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17
  • 阅读量:21874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尹应娥

    如今,在化妆品行业日益追求渠道多元化与精细化的市场趋势下,药店无疑成为又一个新兴渠道。而外资药妆品牌较早介入该渠道及国外药妆店的蓬勃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国内药店化妆品市场。

    “美丽”的市场空间?

       药店化妆品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其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30多万家药店,比化妆品专营店10多万家的规模要大很多。其二, 有数据显示,目前药妆品牌市场份额仅占了国内化妆品市场的2%,且主要集中在OTC渠道,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走访武汉石牌岭路一家同济堂药店时看到,其门头一边显示是同济堂药店,一边显示是药妆店,乍一看,还以为是两家店。其药妆区陈列面积几乎占到了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药妆区有薇姿、细胞博士及迪豆三个品牌专柜,另外还有曼秀雷敦、欧莱雅、妮维雅等产品占据其他几个陈列柜。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能进药店的化妆品都要经过批准,药店化妆品的货源也跟商超及化妆品店不一样。
     
    当记者问及能否用医保卡购买化妆品时,销售人员称能用医保卡购买,但是医保卡要过两天才能取回,由于设备太贵,该店还不具备用医保卡刷卡购买化妆品的条件,卡要拿到别家店去刷。
      
    自新医改出台以来,国家明令规定药店不允许用医保卡购买非药品,然而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购买化妆品可以刷卡,虽然化妆品是属于非药品,票据上开成药品就可以了。但她表示,用现金购买化妆品的人数比用医保卡购买的人数多。据该销售人员介绍,细胞博士自去年上专柜以来,销量一直稳步攀升,客源稳定。
      
    绵阳创美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李涛告诉记者,在绵阳等地,很多药店也悄悄刷卡,“消费者进药店购买化妆品,大多是图可以刷卡消费。”
     
     李涛告诉记者,药店受药监局的严格监管,化妆品进药店销售的手续比进日化店复杂得多,药店一般都是统一采购,对证件、资质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药店对于化妆品的折扣没有专卖店高。“药店引进化妆品有几大偏好,一是带功效的化妆品,二是名牌流通品,三是有形象、有品质的终端产品。”
      
    上海悦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云虎认为,从国外药妆店的发展经历来看,药妆店的发展势必成为一种主流,而这对于化妆品专营店来讲,势必构成一种巨大威胁,药房正逐渐成为化妆品专营店强大的潜在竞争者。

    药店化妆品市场也“哀愁”

    在运作过药店渠道的李涛看来,除监管严格外,药店化妆品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销量太小,现在的专营店渠道已经趋于饱和,做药店渠道只是个补充,尽管大型连锁药店能够走量,但是药店一般是实销实结,代理商压货厉害,资金占用严重。其次,他认为,国内对于“药妆”概念有争议,行业也无标准,药店对于化妆品品类不够重视,大多是附带经营,销售也不够专业。
      
    代理医婷等品牌的西安天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牛璨玉日前也向记者表示,“做药店化妆品越来越找不着方向,越做越迷茫。”他告诉记者,能到药店购买化妆品的消费者不仅品牌意识强,消费也相对理性,因此,通过导购介绍而购买产品的几率非常小。同时,对于药店来说,其化妆品的运作仍是套用专营店的方法,药店没有自己的运作模式。
      
    尽管薇姿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1年,但其依然没有培育起中国消费者在药店购买化妆品的消费习惯。一直标榜“只在药店销售”的薇姿等外资化妆品自去年开始,已撤销了部分在药店的专柜,开始进驻商超和百货店。显然,一直以来单靠薇姿、雅漾等外资药妆品牌来盈利的药店化妆品市场,也开始面临被商超渠道分流的危机。一方面,从药店转战商超,表明外资品牌在药店销售不能满足其在中国市场的业绩目标,外资品牌对药店零售终端的支持力度或将减弱,或者至少说明外资品牌对药店经营的前景不看好。李涛也认为,外资药妆品牌纷纷切入商超是希望渠道多元化,原有渠道的发展受限,只有试水新渠道找增长点。
      
    据了解,由于部分医保定点药店存在违规刷卡的行为,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自2005年以来,诸多城市先后出台了严禁医保定点药店陈列及销售化妆品、食品、日化用品的规定。自医保定点药店被贴上禁售非药品的标签后,若药店继续医保定点药店的经营,就要舍弃非药品带来的丰厚利润;否则要进行多元化经营,就要放弃医保定点资格。对于药店来说,也是困局重重。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