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0-05
  • 阅读量:31697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李宇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化妆品代工企业约2500家,主要集中分布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规模通常较小,其中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总数的95%,剩余企业年销售额基本集中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仅有5家左右企业年销售能够达到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跨国化妆品代工企业科丝美诗、科玛等相继进入国内市场。 

众多企业扎堆化妆品代工造就了化妆品产业的繁荣,但也凸显出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短板。随着近年来化妆品原料价格、人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国内中小型代工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订单大为减少、利润率急剧下降,许多代工企业相继倒闭,而在今年9月的广州美博会上,前来参展的化妆品代工企业相比前几年明显减少。 

成本压力陡增  订单萎缩 

代工企业倒闭主要缘于目前企业生存成本的逐渐上升,而相应成品商的订单却未能有所增加,广东地区某本土代工企业告诉记者,“近几年成本的陡然上升和客户的萎缩直接导致公司现在的窘境,今年公司的订单量相比去年至少减少了30%,而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却有增无减,目前公司正采取节流的方式控制各方面支出,但如果明年订单继续减少,公司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2010年年中以来的通胀压力下,化妆品原料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油脂、醇类、乳化剂等大宗原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如广泛用于制皂以及洗涤产品的棕榈油价格上涨80%,部分原料涨幅甚至高达300% 。尽管这种原料价格变化在20115月以来有所缓解,如硬脂酸价格在由去年年中7—8/kg上涨到去年底的30/kg,目前已回落至20/kg左右,但上海中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青矾告诉记者,“下降主要出现在脂肪酸等大宗原料,降价幅度仅在10%-20%之间,并未回落至2010年涨价前的水平。” 

除却原料上涨外,人力成本无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上虞市华昱塑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钧在谈及近几年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时感叹,“仅2010年一年公司就两次调整员工工资,每次上调的幅度为10%-15%,这还不包括其他员工福利。” 

在化妆品代工这个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的行业,大部分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面对成品商时毫无议价能力,根本不可能以大范围调整产品价格的方式转移成本压力。

     产业需求升级是内在驱动力 

基于代工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困境,部分代工企业却实现了逆势上扬,科玛(北京)化妆品有限公司2011年营业额相比2010年上升500%,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内化妆品产业需求的转移和对科玛ODM模式的认可。在科玛董事长尹珪汉看来,ODM模式毫无疑问是未来化妆品代工业的发展趋势,他对记者表示,“ODM企业的生存前提是具有技术研发的能力,但中国的许多代工企业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即使部分宣称拥有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也很难真正达到ODM的要求。科玛现在的订单量不断增长,正在规划下一步的产能扩充计划,届时科玛产能将是现在的三倍。” 

同一市场环境之下,科玛与部分国内代工企业的不同境遇反映出化妆品市场的需求变化,从原来无太多附加值要求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过渡到代工产品需要有自主的技术和配方。而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必将给国内代工企业带来极大的震动,因为目前中国具有独立配方设计的代工企业奇缺,大部分企业仍还停留于根据成品商提供的配方进行内容物的生产与配置。“目前国内代工企业纷纷倒闭的根本原因是其OEM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需求,在供不应求的竞争市场或许尚能占据一席之地,而目前众多跨国代工企业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整个化妆品代工行业将在阵痛中走向成熟”,9月广州美博会期间某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