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记者 江静
《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获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与阳光国际集团于2014年4月2日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企业的零售内训项目。
“我们与专业院校的此次合作希望能够为中国的零售业打个板,去做些实践,看看这种途径是否可行,把终端零售版块做下加强。我们希望未来能成立一个真正的零售商学院,能为化妆品行业提供更多的零售理论支持和零售人才输送。”阳光国际集团总经理成金波如是说。
签约研究院 启动三大版块零售内训项目
据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阳光国际的此次合作主要分为三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是零售终端研究,深圳清华大学把针对零售终端进行研究的课题及数据内容与阳光国际分享;第二是企业培训,研究院中的一些教授会参与到阳光国际的企业培训工作中来,和企业共同成立一个商学院的培训中心,执行企业的零售内训项目;第三是企业科技创新,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很多科研成果会跟阳光国际形成对接,在企业的产品研发中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阳光国际集团总经理成金波介绍,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合作的企业内训项目,近期已经开始落地执行。据了解,该培训的内容聚焦终端领域,对零售业态、顾客消费行为和习惯等内容从学术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也将国际上如乐购、沃尔玛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分享。
成金波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目前在中国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细分的专业来专门研究中国零售,所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把阳光国际当做一个基地来进行实践,在项目执行中,他们会把品牌企业在零售终端的部分案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及培训的教材。
据悉,2014年该项目计划组织四场针对经销商和经销商的品牌经理的培训,并且在2015年最后一期培训执行的时候,将给所有第一期完成学习的学员颁发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的结业证书。
寻找营销的方法和标准
据成金波介绍,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是隶属于清华大学的下属企业,与很多不同领域的企业都有过合作,而此番与阳光国际的合作,是与化妆品企业的首次合作。
对于合作,成金波说:“现在中国所有的终端零售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最早谈起零售,我们会说沃尔玛、家乐福;谈起连锁,我们会说麦当劳、肯德基。在这个版块上有案例,但没有标准,没有形成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市场上的成功实践。”
成金波表示,阳光国际进行的研究与合作,是切入终端顾客层面考量的一个零售大课题。在他的观念中,如今的化妆品市场更需要关注细节,更需要真正地贴近终端。以前做渠道,今天要转换成“做”顾客,要去研究顾客的消费行为、消费特征、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真正地从这些细微的角度去完善产品及服务。
做营销赢在细节 从一千家店做起
据介绍,阳光国际2014年的发展主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八个字——“夯实小微,成就大V”。
成金波解读道,随着信息的扁平化,以及消费者对自己肤质和品牌的了解,消费行为将会越来越理性。因而,消费者对于企业提供的产品,以及产品背后的品质、技术和蕴含的消费价值及理念,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我们觉得其实喊营销,我们不要喊概念,也不要喊炒作,还是要从细处扎实来做。从品质、服务到陈列、包装,只要真正都夯实了,就会收获更多顾客,从而才能成为顾客心目之中的大V。所以,阳光国际今年的微电影,微营销,微服务等主导工作都是围绕细节来展开。”成金波道。
据了解,阳光国际今年的微电影计划分三季度进行投放,已经同步展开与奇艺、优酷、PPTV的深入探讨和提案,预计五月就会进入实质的拍摄阶段。而微服务的重点则是会根据企业后台的数据,来分析每个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特征及习惯,然后制定消费计划以及产品的推送策略。而据透露,这种推送将主要采取微信形式,前期先锁定1000家门店做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