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1-06
  • 阅读量:1726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CBO独家www.cbo.cn
  • 作者|

不难发现,经济寒冬中,一股进口品开店潮却扑面而来。无论是三年后重新发力的“和麦秀”,还是最近新揭幕的KK馆和“四邦洋货”,进口品代理商和跨境电商们纷纷试图利用手中的品牌资源,紧跟当前进口品消费热,顺势开出以个人护理为主的进口品专营店。

 



今年4月,和麦贺达在上海自贸区开启大型跨境直营“和麦秀”,半年内共计开出37家连锁;早前的1月,由广东快客电子商务公司创办的KK馆线下实体店在东莞揭幕;而最近的10月,“四邦洋货”在厦门湖里区自贸试验区开业,同期,四川省首家跨境电商保税直购店——易欧蓉仁恒旗舰店也宣布开张。

CBO记者 侯欢欢

“未来,这种跨境直营店将是一种常态化渠道”,广州市和麦贺达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宫正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而对于开实体店,也有像“隆盛泰”和“洋葱小姐”这样的观望者。

个护品为主导 高性价比是亮点


早在2012年底,“和麦秀”在广州五号停机坪购物广场亮相,当年共开了三家“和麦秀”,彼时主要意图在于产品展示。迎着风口的机遇,今年4月,和麦贺达决定重新发力,一口气在上海、广州等核心一线城市开出37家直营店,单个店铺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以进口欧美和日韩日化品为主,100多个品牌覆盖“口腔护理、个人护理、家居清洁、美容护肤、婴儿用品、成人用品”等众多品类。

据宫正介绍,和麦秀突出整个门店的日化产品“原装进口”的属性,其中,完税产品占到70%,保税产品为30%,高性价比为亮点。和麦秀根据品类进行陈列,分个人洗护专区、口腔护理专区及居家清洁用品专区等。另外,和麦秀每月或每隔半月都会有营销主题,以特价为主,单价比普通零售店约低40%。



和麦秀

宫正表示,目前,和麦贺达所经营的进口品牌销售占比看,口腔占比为20%,卫生巾20%,洗护20%,其他小品类20%。其中,欧志姆牙膏、克林汉洗衣液、芜琼花个人护理品等表现最突出。“今年年底,和麦将引进50-60个品牌,主要集中在护肤品、彩妆、香水来进一步完善品类。”而随着进口品呼声渐涨,‘和麦秀’明年会达到150家。

与和麦贺达经营进口品专营店不同的是,另一种进口专营店以跨境电商为代表,是O2O的一种落地类型。

据了解,今年1月开业的KK馆保税店主打“生活体验馆”的模式,从线上上万个单品中筛选出3000个涵盖个人护理、零食、咖啡、红酒等多品类的SKU,而其中,个人护理品占比为70%,都属于完税类型产品,覆盖多个品类,货源稳定,记者获悉,KK馆新店保持环比10%的销售增幅,格兰玛弗兰,赫拉,资生堂等品牌为零售主力,SK-II即将导入。

与此相似,四川省首家跨境电商保税直购店——易欧蓉仁恒旗舰店于10月在成都开业,所经营的商品全部为原装进口,涵盖化妆品、母婴产品、进口食品、保健品和电子产品等。其中化妆品占比高达60%,以护肤香水类为主,兼有少量彩妆。

政策利好下,开店成大势所趋


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国家支持跨境电商并打击代购的利好背景下,进口品代理商和跨境电商都纷纷将触角延伸到了线下。

四川易欧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哲凌曾表示,眼下国家已经开始严查海外代购的行为,这对跨境电商来说是发展的推手。相比代购,跨境电商的价格更加实惠,产品更加丰富,货源也有所保证。

身为进口代理商的宫正表示,该公司其实开始并不擅长做直营店,但在自贸区开放若干年后,政府要求配合他们开直营店,并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和麦秀’开始建立。“因为自贸区的概念,和麦秀市场反响不错,单店销售额在80-150万之间。”宫正说,和麦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计划将这个项目重点推进,年底门店有望突破60家,明年将开出150家。

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KK馆采销总监彭瑶认为:“进口代理商开店是不错的想法,但前提是把价格体系把控好,扶持好自己下面的经销商和渠道商。”


KK馆

据悉,在以迎合客户体验为目的的O2O落地项目KK馆中,完税商品可直接交易拿货,而保税商品无法直接带走,必须通过网络平台下单支付,从保税仓发货,一般的货期是5-7天。据悉,为了保证开店货源,KK馆的货品中大部分是该公司花了两年的时间积累的供应资源,“大部分完税商品均是找国内总代或省代理商,而且只做有证件的正品行货”。彭瑶说,今年底,KK馆会在广州、深圳、汕头、罗定等地再开出7家实体店。

模式尚处于摸索期 不乏观望者


对于这一趋势,也有不少知名进口品代理商和跨境电商掌门人也表达了迟疑的态度。

北京隆盛泰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猛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跨境电商这是大势所趋,但如何落地运营还需要实践摸索”。他指出,隆盛泰仍聚焦代理业务,暂时还没有考虑开零售店的计划,因为术业有专攻,直营零售店是一套新的业务模式,不是隆盛泰核心的发展方向。

知名跨境电商洋葱小姐CEO李淙总结认为,现在很多进口品专营店其实是跨境体验店,模式基本是完税产品+网络体验作为综合结构,确实在全国呈现爆发态势,但他并不看好。

“我不大看好这种模式,因为这种整店输出中,大部分的收入都是在完税产品中获得,而跨境免税部分占比相对甚少,某种说法就叫伪跨境电商,而从广州个别做全店体验的店来看,经营非常堪忧”。李淙表示,基于市场调查和店铺盈利模型建设,洋葱在一开始就排除了整店输出概念,认为跨境产品对零售店铺只是补充,核心是为店铺增加成交转化率,而不仅仅是用概念来引客流。

李淙举例,例如一个店铺日常进店300人、成交率为50%的话,那么,150人将可能因为产品数量、品牌、价格等原因流失,这对门店来说是一种损失。而洋葱的希望把这将要跑掉的150人“抓回来”,用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海外产品,更低的价格,实现转化和回购。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