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04
  • 阅读量:26078
  • 来源|CBO独家
  • 作者|杨烁

      2010年底,外资品牌洗发水终于“不堪”上游原料大幅涨价,其部分产品零售价大涨20%到25%,国产洗护类产品也紧随其后,小幅上涨5%左右,本土低端大众类护肤品也有15%-20%的提价,中高端护肤品也有10%左右的涨幅,这场由大宗原料持续上涨引发的“涨价潮”终于爆发。

      然而,多数本土护肤品生产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护肤品影响有限,未来消费群购买力持续提升才是产品升级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业人口将转化为城镇蓝领阶层,工资收入水平的增加直接推动了购买力的提升,因此无论是大众类低端产品还是中高端精品日化,都将迎来产品定位和价格的双重升级。

      大众护肤升级“物美价优”新形象

      随着国际油价的再次飙升,大宗生产原料与包材辅料的涨价已成常态,涨幅最大的是油脂类原料及塑料类的包材,纸类包材也上涨了15%左右。针对成本上升,国际知名品牌开始涨价,部分国内本土大众类护肤品生产企业也有小幅度提价。

      “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原料成本不断上涨,一些常用原料已经上涨200%,但是,即使是低端产品的零售价格也不能涨价太多。”江苏隆力奇集团市场部主任许玲华表示,原来几元钱一支的蛇油护手霜虽然价格已经上涨10-15%,但是会以全新升级包装投放市场。

      据了解,由于传统流通渠道正在萎缩,隆力奇近两年将渠道重点放在大型卖场、连锁超市等现代通路,无论是包装材质,还是内容物膏体,都在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升级。未来,隆力奇现代通路销售比重将从50%上升到70%以上。

      华东某护肤品生产企业也表示,在产品普遍涨价之前,许多本土护肤品零售价格确实非常低,虽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暂时性的先机,但是却以牺牲工人工资和基本福利为代价,对于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非常不利。近几年,低端大众类护肤品面临压力较大,平均零售价格涨幅在15%左右,未来低端产品也势必持续调高价格,但是也必须带给蓝领消费群更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实际上,化妆品已经变成大众类的消费品,物美价优将是未来大众类护肤品的主流趋势。”杭州三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超表示,中国市场消费层次比较复杂,虽然东部消费群主要购买价格偏高的产品,而西南、西北等广大市场的消费者希望产品价格相对低一些,品牌必须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不同层次的产品体系。

      针对这样一种趋势,小青品牌将推出面向三四线欠发达市场的30元左右大众类护肤品,无论从包装材质、膏体配方,还是品牌形象等方面,都将明显超过同类本土竞品一个档次。

      “零售价几元至十几元的护手霜和面霜等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减少,30元以上大众类护肤品正成为蓝领工薪族的主流消费产品。”华北多家经销商表示,从2008年开始,蓝领消费群已经将巴黎欧莱雅和妮维雅作为主要购买品牌。据了解,华北某经销商每年巴黎欧莱雅的批发和零售总额就超过3000万元,妮维雅也能超过300万元,他认为大众消费群的购买力已经明显增强。

      业内人士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大众类护肤品成本压力的影响有限,购买力的提升才是大众护肤品升级的主要动力。未来中国经济仍将稳步发展,蓝领消费群的收入有望得到普遍提升,他们的购买力也会随之提高,定位于大众低端消费群的护肤品牌必须通过合理的涨价,全面升级产品膏体和包装外观,体现其物美价优的竞争  优势。

中高端价位5年最高翻一番

    相对于大众低端护肤品10%-15%的涨价,本土中高端护肤品涨幅并不明显,依然保持在40-120元主流价位。但是,随着消费群购买力的升级,以及渠道成本、人工成本、营销成本的上涨,隆力奇、小青等以大众类为主的本土品牌也纷纷推出面向中高端消费群的精品系列,其价格区间也从十几元延伸至120元。

    “原材料的涨价并不会促使珀莱雅品牌提高零售价格,但是确实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珀莱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EO方玉友表示,为了保证代理商在成本上涨背景下的合理利润,珀莱雅品牌在全国700多家百货店专柜基础上,继续开发适合百货店和商超渠道销售、较高价位的新品,既满足代理商和零售商的需求,也可以平衡企业的盈利率。

    也有终端护肤品企业表示,除了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未来日化行业又将面临通胀压力,很多护肤品生产企业虽然中高端系列老产品不会涨价,但是一定会通过产品更新等手段,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平均调价幅度应该不低于10%”。

    “2010年,消费者普遍感到物价上涨明显,购买力下降。但是从2011年开始,消费者的购买力有望再度提升,这种信心主要得益于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以及确保CPI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山东逑美化妆品公司总经理杜昌龙认为,未来商超和百货店渠道中高端化妆品的消费比重会进一步加大,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必然趋势。

      杜昌龙对前后5年中高端化妆品市场进行了一个比较:2006年前后,某本土百货店渠道终端品牌190元的弹力眼霜属于当时本土中高端产品的代表,而5年之后,这款弹力眼霜升级版已经涨到380元,依然是该品牌最为畅销的单品,这其中虽然有物价上涨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得益于消费群收入和购买力的增加。

      通过这个案例,他认为5年前消费20-60元产品的中层消费群,在5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40-120元中高端产品的消费群,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中等消费群体进入商超和百货店渠道购物,这也说明零售价翻番的同时,消费群的购买力也必然呈增长态势。

      多数经销商则表示,中高端产品持续升级也能有效应对现代通路面临的压力。未来本土超市卖场、百货店等现代渠道将面临两大考验:一是来自电子商务。2010年11月11日,国内电子商务网站化妆品销售额达到59亿元,90后消费群更喜欢在网上购物;二是经营成本的冲击,尤其是人工成本上涨最为明显。目前,印度工薪阶层平均时薪为3美元,而中国2009年工薪阶层的时薪只有1美元,即使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相比,中国人力成本仍然很低,未来上涨的幅度将会更快。

      因此,品牌企业和渠道商必须从原有粗放式经营模式走向精细化管理,同时顺应主流消费群购买力提升的趋势,全面升级产品线,通过附加值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才能有效化解上述两大压力。

      对于中高端产品价格变化,多数本土护肤品企业基本达成共识:未来不能单纯以涨价手段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品牌建设,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只有品牌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帮助企业搭建危机“防火墙”,获得更高溢价能力,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