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22
  • 阅读量:4196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陈媚

阿里巴巴的“打假战争”从未停止过,只是这一次,机智的阿里选择联合品牌,对售假卖家来了一记双重“打压”。阿里巴巴品牌保护合作高级副总裁姚允仁公开表示:2018年,阿里将继续加大与品牌权利人合作,并拟新增更多品牌权利人加入到打假联盟中,进而形成合围打击。

 
CBO记者 陈媚 
 
日前,在阿里巴巴打假联盟暨品牌权利人合作会议上,阿里宣布与联盟成员、法国护肤品牌贝德玛先后将售卖假冒贝德玛卸妆水的深圳卖家刘某诉至法院,索赔共计94万余元。这也是阿里与权利人联手起诉售假卖家的第一案。



据悉,主犯刘某从2014年开始经营网店“Candice香港代购”。2015年开始,刘某从上家唐某处以每瓶13元的价格购入假冒贝德玛卸妆水,冒充正品再以每瓶90元-110元不等的价格在网店销售。同时,刘某还从网上购得假冒香港卓悦发票、店标,不少顾客使用后出现皮肤过敏损伤。

截至2016年4月25日被警方抓获,刘某通过网店共销售假冒卸妆水共计13128瓶,非法获利53万余元。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2016年12月27日终审判决,主犯刘某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万元。
  
不仅如此,淘宝和贝德玛品牌开始追偿,该案件还在沪杭两地分获立案。2017年12月底,淘宝以合同纠纷为由将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索赔53万余元及诉讼合理支出1万元。随后,贝德玛也向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递交诉状,以侵权为由向刘某赔偿41万余元,2018年1月2日该案正式立案。

“爆品”是福也是祸,贝德玛控货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明星卸妆水的火爆,贝德玛近年来深受假货问题困扰。记者随机在浏览器上输入“贝德玛假货”等关键字,出现的相关搜索结果达到1万多条。

线上假货泛滥,线下渠道是否受到影响呢?

对于此次案件中涉及到的贝德玛品牌,《化妆品彩财经在线》记者致电了数位CS渠道负责人。这几位均表示,由于该品牌的卸妆水是爆品,引流重要,但销量大不如前。“总有顾客进店抱怨,网上那么便宜,怎么店铺价格这么高?”东南某省的一位化妆品连锁店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而另一位广东区域的代理商则告诉记者,不少水货的零售价甚至是不少代理商的进货价。




与此同时,西南某省一位化妆品连锁店负责人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贝德玛假货泛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方控货能力不强。“不少大牌旗下的产品都有唯一的条形验证码,但贝德玛这一点并没有做的很好。”该负责人透露。据悉,法国市场排名前三位的药妆品牌贝德玛自2013年撤出屈臣氏渠道后,就专攻专营店、药房等渠道,但此后的假货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v

上述负责人就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表示,加大打假力度,品牌方自身源头的掌控也是尤为重要的。

对此,湖北乾行律师事务所张华律师在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工商部门要加大监控力度,同时快速落实相关处罚;其次,阿里等平台应该加强诚信建设,运用信用等级管理的办法管理好卖家;再者,相关平台也应该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并采取合适的投诉管理措施;最后,消费者应该诚信评论或者及时反馈。

阿里打假联盟获政府支持,售假卖家违法成本加大

事实上,早在2017年初,阿里巴巴就联合起政府和品牌,牵头成立“大数据打假联盟”。阿里巴巴大数据打假联盟采用定向邀请制,首批“创始成员”品牌名额约定在20家。其中,化妆品行业中贝德玛、资生堂成为联盟首期成员,同时也是品牌权利人。

而上文中提到的索赔94万余元的贝德玛案,正是阿里与品牌权利人联手起诉的第一批售假卖家的第一案。据悉,第一批追偿的售假卖家将达到100个。



近年来,阿里在打假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从《淘宝网化妆品行业标准》美妆类目新增7条标准,到“代购商品规范公告”要求代购化妆品不能发国内“现货”,再到获政府支持的“大数据打假联盟”等等。

张华表示,这些举措也意味着售假卖家加大了违法成本。“一旦阿里平台发现有相关的售假卖家,就可以快速通过大数据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以工商管理部门为代表具有处置权的政府部门,那么这些售假卖家情节严重者极有可能面临营业资格证被取消等处置。”张华解释道。他也表示,相比阿里的单方面努力,加上政府支持的打假力量,将意味着线上平台打假力度加大、处罚也将更加严重、实施也将更快。



与此同时,张华也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虽然目前国家并未针对线上网购平台做出相关具体规定,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都有相关条例对销售行为做出规定。他分析道:“线上平台也是进行销售,只是销售渠道和方式有所改变,但并未改变销售的实质,因此其销售行为一样适用于前期管理线下销售的相关法规条文。”



而对阿里打假联盟与品牌权利人的追偿,张华也表示,虽然阿里等平台颁布的条文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售卖假货本身的行为已是违法,所以追偿要求除名、罚款等都是没有问题的。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