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20
  • 阅读量:1887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周尧

当国货品牌与赖以生存的CS渠道“渐行渐远”时,各大外资化妆品集团正纷纷加速与终端连锁进行战略合作。

CBO记者 周尧


昨日(2月18日),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公布与长和实业集团旗下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屈臣氏达成战略合作。

此前,屈臣氏集团已与爱茉莉太平洋合作品牌包括梦妆、吕以及Mise-En-Scene。通过本次的“策略联盟”,爱茉莉太平洋将进一步扩大与屈臣氏合作品牌的覆盖范围及数量,但具体是何品牌双方暂时并未公布。


屈臣氏与爱茉莉太平洋组CP,给国货和CS渠道带来哪些启示?


事实上,不仅仅是屈臣氏与爱茉莉太平洋之间,近一年来,各大化妆品集团已有逐步加强与化妆品终端连锁合作的趋势。这些合作模式背后,给CS渠道带来哪些启示?

四大方向,外资集团加强与CS渠道合作

化妆品专营店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流下滑、利润萎缩,成了终端连锁在经营层面的核心痛点问题。而现阶段,生意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因此不少连锁经营店主试图回归零售本质,着重在产品上下功夫。

各大美妆集团也嗅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开始“重修”与CS渠道的关系。


屈臣氏与爱茉莉太平洋组CP,给国货和CS渠道带来哪些启示?


2018年3月,资生堂率先推出“心链接”培训计划,加强与CS渠道终端的合作;2018年6月,宝洁以专供CS渠道的OLAY新品为突破,欲重塑“名品”在CS渠道的价值定位;2018年12月,欧莱雅集团与CS渠道代表性连锁达成“共识”,有针对性地推出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套盒及柜台;2019年1月,强生也以艾惟诺、露得清、李施德林和OGX五大进口品牌进一步拥抱CS连锁,首批“牵手”成功的就包括安徽狐狸小妖等百强连锁。


屈臣氏与爱茉莉太平洋组CP,给国货和CS渠道带来哪些启示?


对此,广州麦穗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博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分析:“未来,品牌与终端店铺的合作会越来越多的合作方式、高度、广度、深度也将越来越重。”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各大化妆品集团在CS渠道的动作来看已经形成了四大方向:“比如:资生堂选择了一直以来与自己合作紧密的连锁(大客户);欧莱雅选择了百强的头部连锁;强生选择了以进口品定位为主的连锁;宝洁(OLAY)则属于广撒网。”归结成一点,各大化妆品集团已开始加强与CS连锁的深度合作。

“未来,大品牌与终端之间的关系,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紧密。”刘博认为。

开启直营新模式,“进口名品”被看好

“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崛起,小品牌的吸引力越来越小,进口名品才是CS渠道布局货品的发展方向。”美丽春天新意美化妆品连锁运营总监王文田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目前,无论是线上(天猫)的大牌美妆品牌,还是线下百货的高端化妆品品牌都业绩斐然,这对于化妆品店的客流提升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屈臣氏与爱茉莉太平洋组CP,给国货和CS渠道带来哪些启示?


事实上,在消费升级以及高端消费年轻化等趋势下,不少CS连锁已经开始布局具有品牌力的进口产品。

“抓住大牌进口品这一风口,对于化妆品店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用伪进口品以次充好,最终门店的客流只会越来越少。”王文田直言,真正的进口品其实代表着中国未来中高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或生活理念。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真正所需求的?终端店铺也最有发言权。

刘博强调,对于品牌而言,规模越大的终端连锁在未来的发展中与品牌的合作会越广泛。“大型化妆品集团越来越希望听到终端店铺的反馈信息,店铺的销售需求,甚至能直接影响产品的研发。两者间的深度交流,会让品牌的发展更加强大,产品也更具竞争力。” 他表示。

反观国货,因为近几年的渠道价格战反倒与赖以生存的CS渠道“渐行渐远”。

对此,刘博认为,国货品牌如果真正想从消费者入手做产品,就要设法和CS渠道的终端客户进行更有效的深入信息交流。不然长此以往,这一“硬伤”将很难治愈。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