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10
  • 阅读量:0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郭芬

进入微利时代,商超渠道的日化代理商将何去何从?

“比起前两年,今年的化妆品市场变化很大,竞争也很激烈,我估计今年的利润点还会持续下降。”深耕于30多家精品超市的日韩进口品代理商—无锡百润商贸有限公司CEO(下称无锡百润)陶向东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坦言。

时隔两年,再访江苏,《化妆品财经在线》感受这块市场近两年来的变迁,记录渠道商们面临的纠结和思索。




“利润点下降”这一状况不仅在江苏,《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3月走访湖北湖北化妆品市场时,也得到了同样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入局者越来越多,像线上的团购、海淘,线下的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渠道细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虽然化妆品的消费群体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商超渠道的一部分客流已经被分掉;再加之商业综合体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利润也就越来越微薄。


据了解,无锡百润目前代理的品牌有佑天兰
JMSOLUTION 、自然感觉卫生巾、肌美精、澳洲Omniherb、JAYJUN、意大利碧嘉索、美迪惠尔等。这些品牌在百润的经营下,过得都还好吗?

商超客流争夺战的牺牲品

“其实我们一部分利润是被竞争吃掉的。”陶向东直言,“我们做商超的,经常被裹挟在商场与商场间为争夺客流而进行的恶性竞争之中”。他举例说,某个商场要搞店庆,要求化妆品必须打六五折,参与的品牌肯定不赚钱,但结果和成本都需要代理商来承担。


而对于商超渠道这种为赢得客流,而形成的白热化竞争的态势,陶向东认为,这个阶段不会立即结束,将会持续一到两年。他分析,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因为线上力量更加强大,电子商务和物流更加发达,一部分客流被线上分掉了,商超渠道的客流减少,竞争加大;二是伴随着进口品通过CS渠道不断下沉,商场的客源还将持续减少,商场竞争还将持续激烈。

“在客源减少的情况下,各商场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在打价格战,各方面的毛利润都在下降,化妆品也不例外。”陶向东说。

选品要以消费者为导向

对品牌代理商而言,选品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个公司的成败。陶向东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经过长时间的市场历练,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选品时‘以消费者为导向’的重要性。”


他给记者举了一个选品不太成功的案例。其公司曾经进口一款不用牙刷的牙膏,质量也非常好,但是消费者不买账,主要是因为消费者没有不用牙刷的生活习惯。“消费者的思维已经和之前不同了,不能乱进口产品,也不能一厢情愿图新鲜进口产品,我们要按照消费需求去选择产品。”他强调。

据悉,无锡百润目前经营的商超已经增加到30多家,今年还新增了金鹰系统的部分分店。由于这些网点都是百润自行参加市场管理和销售,所以相比于其他代理公司,无锡百润更能够接近一线市场,洞察消费需求。

在大数据时代,百润也及时利用科技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据悉,其会实时掌握每个网点的进口日化区每个品类的销售排名,利用大数据来科学规划,全方位考察和研究市场需求的热门产品的品质、包装和品类,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类似但有价格优势的产品。

如此,“由下往上”推导产品,无锡百润选品失败的几率很小。

在整体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无锡百润能保持不断的增长与其选品的谨慎与稳妥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陶向东还表示,虽然公司很大一部分的利润来自于爆品的批发,但他自始至终都很注重品牌的培养,他相信利润之源最终还是源自品牌,仅仅代理爆品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路。在目前的化妆品市场环境下,公司要想长久发展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品牌培养和进口爆品兼顾。


谈及公司发展的难题时,陶向东表示,由于过去一年公司在管理上不精细,导致库房库存过大,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接下来,公司的重点就是压库存,重管理,将库存压缩到最佳,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

“我觉得品牌培养很重要,那样会非常有意义,目前我正在和外国研究所联合培养自己的品牌,可能我会失败,但是我会坚持,这是我的愿望。”陶向东坚定地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