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防腐剂的生活有多美好,这样的生活也就会有多糟糕。”一句美肤达人的玩笑话,在上海乾一化学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宝安看来很有道理,用他的话说,就算是一瓶纯净水的保鲜,都离不开防腐剂的功劳。
在化妆品上游产业链中,“防腐剂在化妆品成分表中的比重通常只占到千分之五。”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教授级工程师陈逸君介绍说,随着消费市场对化妆品安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防腐原材料市场又逐渐掀起了一股由植物防腐剂向化学合成防腐剂挑战的替代潮,而这背后,是防腐剂研发转向安全与环保的风向标。
可持续发展观深入防腐领域
如果说“防腐剂替代”对于本土化妆品制造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课题的话,那么在诸多专业防腐剂制造商看来,这只是国际主流防腐剂制造理念向全产业链的一次普及。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销售和技术总监GUIDO APPL向《化妆品报》记者介绍,科莱恩已从事防腐剂替代产品研发十多年,“对于中国化妆品制造企业来说,如何用植物成分替代化学合成成分一直是他们关心的话题。”
陈逸君认为,在防腐体系不可或缺的前提下,本土企业更关注的是如何使防腐剂的添加变得更为安全和有效。据了解,在我国2012年制定的防腐剂成分国家标准中,只对《国家化妆品卫生规范》登记在册的56种防腐剂成分中的3种制定了相应国家标准。这就使得化妆品生产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矛盾:市场对于化妆品防腐剂添加日渐重视,但同时这一领域却又面临着无标准可依的尴尬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防腐剂应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GUIDO APPL表示,防腐剂添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向着低剂量、纯植物的方向前进。目前,国家法规对于尼泊金酯等防腐剂成分添加有着相应规定,尽可能提前拿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替代解决方案成为科莱恩的主攻方向之一。他告诉本报记者,欧洲已经在化妆品研发领域执行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能够获得这一指数认定的企业,首先要遵循防腐剂的替代应用,而目前能够得到这一肯定的欧洲化妆品制造企业亦不超过10%。
更少用量,更多保护
任何一家从事防腐剂替代产品研发的企业都不得不承认,真正意义上的“绝不添加防腐剂”承诺是不成立的。陈逸君表示,植物防腐剂只是在化妆品微生物不超标的前提下,把化学合成成分占比降到最低。
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市场经理余翔用“更少用量,更多保护”来总结逐渐兴起的防腐剂市场替代潮。余翔表示,在不可能不添加防腐剂的事实面前,植物防腐剂的应用是为了达到尽可能低剂量添加防腐剂的目的。
在欧洲,一切宣称“纯天然”的产品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和检测。科莱恩此次推出的Nipaguard Zero防腐剂混合物就是基于100%可再生的Velsan SC增效剂的理化研究,这些防腐剂混合物不含卤素和甲醛,通过了Ecocert认证。通过这些背景资料的了解,本报记者注意到,植物防腐剂的研发前提是安全有效,欧洲国家在这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认证标准。对此,陈逸君坦承,国内防腐剂生产企业并无相关认证可以遵循,而植物防腐剂的大规模应用,更需要突破化妆品生产环境的制约。
品类细分倒逼防腐原料升级
随着化妆品品类细分与专业化程度的日渐提高,这些细分品类对于防腐剂的安全性能要求也水涨船高。以婴幼儿护理品为例,植物防腐剂在这一领域已经得到了规模化应用。
GUIDO APPL向本报记者表示,植物防腐剂替代化学合成防腐剂,这一趋势在化妆品的全品类中都可以得到实现。他表示,在亚太范围内,以日本为例,植物防腐剂取代尼泊金酯是十分流行的话题,而对于中国市场,植物防腐剂的出现一方面是源自于品类细分倒逼防腐原料的升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本土品牌提供了更多选择。
事实上,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中,伽蓝集团等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防腐剂替代研发的重要性。GUIDO APPL预测,接下来防腐剂替代潮将着重刮向敏感性肌肤护理和女性私密护理领域。
记者手记:
无需对防腐剂“谈虎色变”
赵竞
很多消费者在美容杂志的教育下,开始变得对“防腐剂”三个字格外敏感,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事实上,对于化妆品制造领域而言,化妆品的成形便是建立在防腐体系、乳化体系等前提之下。换句话说,没有防腐剂,也就没有现代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防腐剂的存在是必要的。而业界也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改变:化学合成防腐剂正在被低剂量、无毒性的植物防腐剂所取代。虽然这将是一个其路漫漫的过程,而且植物防腐剂的替代之路也将伴随着生产成本的提升,但我们终归看到了化妆品制造领域的新改变,安全与环保的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身处的这个美丽产业。
让我们对防腐剂少一点“谈虎色变”,对产品安全性能多一点理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