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山东的窗口,很多KA连锁来这里的目的不是销售,而是树形象。”青岛绿兴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明告诉《化妆品报》记者。或许这就可以解释为何青岛的零售业态如此纷繁复杂:利群、丽达、佳世客、家乐福、沃尔玛、麦德龙、麦凯乐、欧尚、利客来、乐天、华润万家、家家悦、佳乐家(潍坊百货集团旗下卖场)、维客等中外连锁均涌进青岛。除此之外,青岛还遍布300-500家500-1500平方米的标准超市和600-800家50-150平方米的便利店。
热火朝天的商业氛围背后,是代理权的进一步细分。作为一名青岛代理商,又该如何玩转渠道,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百家争鸣”催生价格大战
虽然各大零售企业都“盯”上了青岛市场,但青岛代理商的日子却过得有些“累”。
据了解,青岛利群、山东家家悦集团和潍坊百货集团均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华润万家、家乐福、大润发、欧尚、沃尔玛、麦凯乐等KA连锁则与很多品牌签定了全国性合同,价格优势明显。即便是代理商供货,各个代理商之间的架构、模式和活动也并不统一。
“仅胶州市便有3家利群、1家丽达、1家佳乐家、1家大润发、1家维客、1家华润万家,上述卖场均由不同供应商、代理商供货,彼此间‘价格战’不断。”王立明向记者举例。
一方面是卖场向代理商求低价,另一方面是代理商的成本逐年增长,“今年与2012年相比,人员工资至少增长了50%。”王立明表示,在他代理的品牌中,大宝、强生、嗳呵、曼秀雷敦和馥珮的活动较为频繁,需要促销团队马不停蹄奔波于各档期活动之间,“公司的促销团队有12人,工作非常辛苦,人员难招,大多数时候还要‘求助’于临时促销员。此外,公司还有近120人的专职贴柜人员,人员投入非常大。”王立明坦言,由于利润点低,代理商没有活动空间,活动大都以买赠形式进行。
多渠道并进 抢占市场空白点
虽然压力重重,但大宝、曼秀雷敦等品牌在王立明的经营下年年高速增长,“我所代理的渠道曼秀雷敦从2011年的150万元回款增至2013年的700万元,大宝2010年回款300万元,今年的回款任务是1800万元。”
这得益于多渠道发展,“KA卖场、标准超市、批发市场、专营店、药店、便利店均有涉足。”王立明认为,单一的商超代理商利润空间有限,网点增长也比较受限,发掘空白市场是唯一的出路。
王立明告诉记者,近5年青岛便利店快速兴起,主要集中于友客、迷你岛、好易得、恒丰苑、7-ELEVEN等系统。“目前我们所代理的大宝、强生、曼秀雷敦三个品牌在和便利店合作,每个品牌我们只挑选几款畅销品,如大宝在便利店只有3-5个SKU。”王立明解释,便利店不需要派人做活动,“我们共有5个理货员,每人一天大约跑20家店,半个月能转一圈。”
由于便利店的收费门槛和KA卖场相似,算上人员和物流费用后基本无利润,但王立明仍在努力拓展这一渠道,“一方面希望借此抢夺市场份额,增强在品牌面前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便利店渠道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白点,未来更加成熟后,或许能将更多品牌或单品带入便利店,人员费用也能够摊平。”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王立明努力把工作做细,“我们每周都开会、培训,将上一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讨论解决,同时对下一周的工作进行详细计划。”
对于未来,王立明考虑接一些专营店品牌,将专营店渠道的业务进一步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