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品牌如何传递一个更加完整的讯息?
当企业正在不断探寻新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的时候,微电影正在对媒介生态变革下品牌营销手段和思维模式展开最残酷的“围剿”。
作为此次珀莱雅“早晚水漾”新品宣传的承载体,无论是电视TV资源露出还是搭配“女神的新衣”网络贴片,或者在自媒体上进行热门话题发酵和绑定《太平轮》同步推广,在视效轰炸、专题植入以及品牌和消费者终端互动的背后,不同渠道和时空传递的信息流汇聚成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也成为一场关于“早晚”要来的影像经济。
当下的微电影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为企业量身定做、具备电影专业化高端品质的商业微电影,既有明星参演更有大导演坐镇,本身已经极具吸引力,第二种是由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制作的非商业微电影,更强调草根原创力量以及‘微’时代下全民参与性。
显然,珀莱雅的“早晚水漾”微电影属于前者。
新晋代言人章子怡主演,《一代宗师》摄影师菲利普执导,好莱坞原版人马精心打造,跨越五个国家,行程80000公里……可以说,正是在取材构思、明星运用、拍摄制作上花费较高的成本,也保证了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观众带来了最大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
因此,相比之下,这部微电影明显具备更强的商业属性,而无论是画面质量、镜头语言还是宣传模式都更像是在广告的路上奔跑,而有别于传统微电影的“内容为王”,珀莱雅更侧重镜头语言来为观众提供深刻记忆与独特体验。
这样做的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效规避了很多微电影让观众“常常记住了情节却忽略了应当作为主体的产品或品牌”的硬伤,关于“晨之公主 夜之人鱼”的唯美印记,使得微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与品牌内涵相符并为之服务。
从珀莱雅此次微电影的后续推广来看则具备更强的说服力,无论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会话题发酵,还是各大专题的内容软植入,包括前期宣传片预热、拍摄花絮片、明星访谈和站台造势、平面海报等,其已经摆脱了传统媒体信息轰炸式、单纯追求曝光次数的“广而告之”,从单向、扁平模式转入双向交互、深度参与式。利用情节设置和电影音画的光影艺术,将广告藏于无形,诉诸于受众更深层的情感需求,加强内心认同感。
对品牌而言,发布一支微电影的意义比从前发布一支电视广告要大得多。
每每大手笔的投资,人力物力的耗费,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艺术。微电影看似含蓄,终极目的仍然是培育消费者。让更多的观众体会美的感受,不仅对其产品品质产生信赖,同时也会“移情”品牌一起共同分享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