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首次进驻安徽便抢滩当时人流量最大、最为成熟的商圈——三里庵附近的国购广场,随后麦德龙、沃尔玛、大润发、乐购也相继到来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本土商超连锁也不甘示弱,永辉、华润苏果、北京华联纷纷进驻合肥,当地拥有国资背景的商超合家福和红府超市也加紧跑马圈地。一时间,合肥商超渠道呈现出外资巨头、国资主力、民营龙头三分天下的局面。
“圈地”运动
“2008-2012年是安徽商超发展的黄金时期,近两年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安徽信德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凌这样总结近年安徽商超的发展状态。
商超系统的竞争中,抢占优势地盘成为各自实力较量的重要方式,家乐福三里庵店是其进入安徽的第一家门店,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分得一杯羹,大润发也强势进驻此商圈,与家乐福展开正面交锋。而另一巨头沃尔玛则借助大肆收购好又多强势进驻合肥市场,一度将店铺扩展至11家。
正当各大零售巨头在合肥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大润发却另辟蹊径在三四线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5年大润发避开省会城市合肥,首站选择马鞍山打入安徽市场。2012年大润发又在安徽定远开设了安徽县城的第一家店。2013年1月,家乐福安徽第一家县城店落户蒙城。而当地的合家福和红府超市因为长久扎根安徽市场,在渠道下沉上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均已经下沉到乡镇市场。
由此,安徽商超渠道竞争愈演愈烈,而这从各大卖场的日化区也可窥见一二。
“日化区在家乐福、大润发、永辉等超市发展较好。”合肥润连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辉这样评价合肥商超渠道日化区的竞争力。该公司代理的品牌丽得姿、昭贵主要分布在家乐福和永辉系统。
家乐福对日化区格外重视,除了给予各大日化品牌较大陈列区域外,还对市场热销品牌辅以政策支持。它的日化区除巴黎欧莱雅、玉兰油、美宝莲外,高姿、温碧泉、百雀羚(部分)都已设背柜,相宜本草、丹姿虽然没有设背柜,但均有较大的陈列面。
大润发门店内则云集了巴黎欧莱雅、玉兰油、美宝莲、自然堂、珀莱雅等众多品牌。
相对于家乐福、大润发较大的日化陈列面,永辉超市的日化陈列面则小了近半。但由于永辉超市回款速度较快,定期给予代理商优惠政策,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日化代理商进驻合作。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玉兰油、丹姿等品牌均已在永辉设柜。
对于日化区的坪效排名,合肥商超渠道代理商也有自己的看法。“家乐福、大润发、永辉能排前三。”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代理商表示。
步伐放缓
相比先前的强势拓店,近两年,安徽商超拓店步伐有所放缓,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关店潮。“这两年商超拓店的速度明显放缓,曾经多家商超争抢一家店铺的现象再没有出现过。”乐城企划总监李奇告诉《化妆品报》记者。
外界大环境不景气,让各大超市不得不精耕细作,这在日化区表现相当明显。家乐福除了增加陈列面外,不断扩充采购人员队伍,还引进在专营店渠道和线上销售较好的产品。永辉也在新开的门店中,不断增加日化区陈列面积。
但面对相对低落的外部环境,商超的生存依然艰难。除了外资零售速度放缓外,国资背景的合家福和红府超市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黄辉告诉本报记者,合家福和红府超市在购物卡消费上一直比较有优势,很多门店的购物卡销售甚至占到店铺总销售额的40%以上,但近两年国家宏观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物卡消费。据本报记者查阅合肥百大上半年报表显示,合肥百大旗下合家福超市上半年营业收入14.3亿元,毛利润19.13%,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3.24%。
生存日艰的商超为了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吸引客流,纷纷展开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今年中秋节期间,合肥商超轮番上演各种促销戏码,合家福安徽全省150家超市同步促销,购月饼满100元便赠送10元券;家乐福则加大力度,扩大促销范围,食品、日用品、化妆品满200送50元券;乐购则推出购买中秋礼盒满188元送90元购物券的活动。
“现在超市想着各种由头做促销,投入人力成本巨大,但收效甚微。”上述不愿具名的代理商说。
差异化突围
“现在超市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合肥邦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敏表示。而乐城企划总监李奇也持有同样观点,他认为,“超市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差异化定位、不断创新是本土商超突围的必由之路。”为此,李奇和他们所经营的超市乐城超市都正努力寻求差异化。
目前乐城超市旗下业态有多种,包括城市生活广场2家、社区店3家、微超2家、小业态店2家。而其倡导的“未来超市”概念,更吸引行业人士多次前来学习参观。
对于日化区,乐城不断提高自营产品比例,目前乐城日化自营比例达15%,同时乐城还引进当地强势化妆品店鼓楼美洁,与其联营。
“乐城超市作为当地新型的精品超市,在消费群上与我们店铺有一定的重合,这是我们当初选择联营的重要原因。”对于第一次联营,鼓楼美洁总经理潘国团很赞赏乐城超市在引流上的重要作用。
安徽合肥狐狸小妖化妆品连锁店店主王佩对乐城超市差异化经营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它让我很有新鲜感,在这里可以看到其他超市看不到的商品。在全国各地逛过这么多超市,第一次被深深吸引。”
“其实这两年很多超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同质化的问题,在采购、形象上走差异化道路。目前咱们本土超市已狼群归来。” 李奇认为,未来合肥本土超市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