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妆品市场中一些产品概念的“出镜率”再次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消费市场的选择发生了新变化。其中,能够引领流行趋势的概念大多通过电视广告加以传播,同时也成为部分品牌标榜产品概念时的切入点。
《化妆品报》记者 赵竞
1、天然来源
通常含有天然植物提取成分的化妆品均会凸显产品原料的天然来源,然而市面上也有一些化妆品仅仅是含有少量植物提取物就宣称为天然来源。另外很多原料虽然号称天然来源,却仅仅是合成过程中有天然来源的成分。(合成的原料是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并且天然和安全并不能画等号)。
实际上,围绕化妆品天然原料的创新研发,本土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相宜本草、百雀羚等品牌都因添加本草元素而受到市场推崇。据《化妆品报》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化妆品制造企业可以让天然提取物成分不再只是充当“配角”。上海全丽化妆品有限公司在安徽开辟的自有原料种植农场,通过生物发酵的方式,可以让化妆品成分表的第一位不再是“水”而是天然提取物,目前该公司旗下品牌“才木始”正在践行萃取物成分真正做到天然来源。随着植物萃取技术的不断成熟,占据2015年化妆品市场份额46%(数据来源于英敏特)的“天然来源”产品概念或将由宣称大于实质转向货真价实。
2、无硅油
随着滋源、优妮等品牌不断进行宣传教育,无硅油的概念大行其道。有观点认为,硅油并没有什么害处,头发表面的油性物质沉积只是瓜尔胶、季铵盐等聚合物吸附导致的。但对于依赖产品概念创新的高端洗护市场而言,无硅油概念的出现,更多扮演的是引领健康个人洗护流行趋势的角色。伴随着今年瓦克化学推出了一系列水溶性硅油产品,洗护将迎来“无硅油+”时代,类似于修复毛鳞片、染后锁色等功能诉求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端洗护市场上。
3、不含化学成分
今年法兰琳卡曾推出与“化学”唱起对台戏的广告宣传文案,随后,在线上也出现了与“化学”划清界限的淘品牌。知名广告人叶茂中表示,对于护肤品而言,“汉方”“本草”“自然”等理念,已经成为本土护肤品对抗外资强势品牌的利器之一。“然而,随之而来的头痛问题,在本就被压缩的市场空间里,所有竞争的参与者,共同争夺着同样一个稀缺资源,尽可能地标榜‘自然’概念的认知。”叶茂中认为,这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本土品牌扎堆严重,自然护肤领域同质化程度高,企业的品牌传播容易受到干扰,并淹没在竞争对手的声音中。因此,出现了品牌跳出传统的“自然概念”,向化学说不的现象。
与此同时,也有日化工程师认为,化学成分与日化产品制造的关系密不可分。植物医生创始人解勇表示,植物医生作为本土化妆品品牌,虽然也是主打植物护肤理念,但是不排斥化学成分。据了解,在化妆品中,保湿剂、透明质酸、硅胶、硅油这些化妆品中常用的物质普遍含有化学成分。
4、不含防腐剂
《化妆品报》记者走访上游防腐剂原料制造商时了解到,目前国际市场对于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已经形成共识,即尽量减少其在日化产品中的应用。但对于化妆品的防腐体系构建而言,“不含防腐剂“的概念有忽悠消费者之嫌。据了解,目前除了极个别的美容院使用的一次性美容产品,绝大多数化妆品必须用防腐剂来防止原料引入的污染、生产过程的污染和使用中的二次污染。
相比宣称不含有防腐剂的忽悠型概念来说,使用植物防腐剂可以被视作是化妆品品牌在防腐剂应用领域的良心之举。在今年PCHi原料展上,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就推出多款植物防腐剂类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护肤、彩妆及洗护类产品中。2015年面膜市场上出现了“去防腐剂风潮”,较为明显的两个走向,其一是用植物萃取物的天然防腐特性替代合成防腐剂,另外一种则是纯属忽悠消费者的“完全不添加防腐剂”。实际上,在安全合理的用量内,防腐剂是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小伙伴。
5、不含人工香料
随着越来越多外资香精香料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以法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香精香料产地,正在向中国市场推广其天然香精产品。这些产品,大多在国外拥有专属种植基地及萃取保存技术。因此,当天然植物香精成为热门宣传,人工香料遭受的诟病越来越多。据记者了解,“不含人工香料”这一卖点并不代表产品更安全。
英敏特就曾发布过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天然香精类成分已经成为肌肤高致敏源,而人工香料作为化学合成类产品,也被视作健康肌肤的隐形挑战。
以韩国中高端品牌37度呼吸为例,该品牌明星产品“魔法精华”就宣称不含人工香料及色素,虽然伴随而来的天然原料成分不一定能够获得嗅觉层面的加分,但在2015年化妆品市场的极简主义风潮下,去除不必要的人工香料,也能够获得部分认同天然健康化妆品消费趋势的民众的青睐。
6、“修复神器”马油
马油有多火,随便打开朋友圈一看便知。《化妆品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马油已经作为一种普遍成分,出现在睡眠面膜、膏霜、洗发水等品类中,其中,“修复”是马油最常被商家提及的功效。今年8月,优妮就推出了以马油概念为主打的全新系列产品。
据介绍,马油是一种动物油,含有丰富的自然营养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及维他命E,使得马油可以渗入极微小的间隙中,这就使其具备了强大的渗透性。马油使用在人体皮肤上,可将毛孔间隙中的空气赶出,从而渗透至皮下组织。正因为其高效的渗透性,使得其修复功能得到体现。
现在,马油的优点被网络神化成“万能油”,诸如美白、祛痘、淡疤等功效不一而足。此前有媒体报道,马油最明显的功效是:保湿滋润、消炎舒缓、抗氧化,其余的种种“只能说有辅助功效,并不会对肌肤有那么明显的改善效果”。
7、无硫酸盐
硫酸盐指的是表面活性剂,常见的有月桂醇醚硫酸钠、月桂醇醚硫酸铵等。这类表面活性剂几十年来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股“无硫酸盐风潮”,滋源、丸美等品牌相继推出无硫酸盐洗护产品。
其实硫酸盐并不是洪水猛兽,市面上大多数的洗发水中都含有硫酸盐。据了解,硫酸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粗糙的洗涤剂,被广泛应用到清洁剂和化妆品/洗浴用品(洗发水、染发剂、化妆品、牙膏、漱口水、洗手液和洗衣粉)中。作为主要活性物的往往是月桂基硫酸钠、月桂醇醚硫酸钠或者是两者混合物的一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简单地说,硫酸盐在洗发水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起泡和清洁。
8、不含酒精
化妆品中添加的乙醇通常为无醛乙醇,也就是常见的变性酒精,其中也会添加一些润肤成分,如丙二醇等。化妆品中添加乙醇可以使肤感清爽、不粘腻。与此同时,乙醇可能的危害,是可能会带来过敏和刺激。记者在淘宝网上查询后注意到,目前宣称不添加酒精的化妆品品类以水剂型配方为主,其中,无酒精类爽肤水在电商平台比比皆是。
正因为消费者对于酒精成分谈“酒”色变,使得不含酒精风潮在2015年化妆品市场上再次流行。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肌肤过度干燥和皮肤表层有破损的消费者,化妆品中添加的酒精成分都是微量添加,总体还是安全的。目前,不含酒精类化妆品的主要目标人群是肌肤敏感人士。
湖北省人民医院美容整形中心主任梁虹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敏感性肌肤而言,确实应当减少含酒精类化妆品的使用量,这对于构建肌肤角质层有一定促进作用。
9、非转基因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争论持续已久,且还会继续持续下去。化妆品使用的原料是不是非转基因,这一点需要打个问号;转基因有益或者是有害,同样要打个问号。与转基因相类似,有机也是化妆品原料中一个不宜被公开宣称的概念。实际上,有机成分一定来自于非转基因的原料种植,但非转基因原料则不一定够得上有机的高标准。
在原料市场上,容易出现转基因的重要农作物是黄豆,其中提取的大豆异黄酮有利于提升肌肤光泽感,因此,虽然关于转基因需要与否的争论目前尚集中在民众的餐桌之上,但对于日渐强调原料来源天然的化妆品市场而言,未雨绸缪开始转基因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市场教育也显得很有必要。
10、不含合成着色成分
合成着色剂价格低廉,色彩鲜艳,但是消费者更倾向于涂抹天然着色成分在皮肤上,因此天然着色成分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正因如此,目前一些中高端彩妆品牌都在慢慢减少合成着色剂的使用量。
目前国内不少彩妆色粉公司都提供有中高端产品的色彩解决方案,这些原料虽然仍以人工合成的制取方式为主,但主要化学指标已经得起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