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宏观经济和日化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多家中外企业开始告别漂亮的两位数增长,进入发展“新常态”。今日,本土日化上市企业上海家化(600315)发布了其2015年“成绩单”,营收增速为五年来最低。上海家化表示去年已实施了加快新品开发、加大营销推广和渠道拓展等系列举措,并指出,新的一年要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号召,以求在内生和外延两个维度调整保增长。

在中国宏观经济和日化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多家中外企业开始告别漂亮的两位数增长,进入发展“新常态”。今日,本土日化上市企业上海家化(600315)发布了其2015年“成绩单”,营收增速为五年来最低。上海家化表示去年已实施了加快新品开发、加大营销推广和渠道拓展等系列举措,并指出,新的一年要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号召,以求在内生和外延两个维度调整保增长。
CBO记者刘颖
今日(3月10日)晚间,上海家化发布2015年年度业绩报告。财报的核心数据如下:2015年上海家化实现营业收入58.46亿元,同比增长9.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09亿元,同比增长146.12%,基本每股收益3.31元,同比增长143.38%。
总结2011-2015年的财报数据看,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取得25.93%和19.38%的高速增幅后,上海家化2015年的营收增幅明显下降,为近五年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长的一年。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体行业增速乏力、多个上市日化企业亏损的状态下,上海家化能保持增长已属不易。对于2015年,上海家化方面总结认为,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在新形势下启动的多方面调整,这包括加大营销投入力度,完善传统渠道,发力数字营销,全方面优化研发。
根据上海家化此前宣布的五年战略规划,2018年上海家化的业绩目标为120亿元,而目前看,2015年成绩尚不达这一目标的一半。有研究上海家化的机构投资者向记者分析,在不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上海家化管理团队要顺利达成战略目标,下一步的收购规划以及在2015 年对既有品牌的调整策略的延续效果都很关键。
押宝年轻化:加大营销、加快热门新品上市
相对于多家在营销方面高举高打的本土化妆品企业,上海家化的品牌传播一直颇为保守。这一形势在2015年有明显的转变。作为旗下主力品牌的佰草集,就与浙江卫视牵手进行了真人秀节目的冠名和植入,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试水品牌年轻化。在此前接受《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专访时,上海家化副总经理兼佰草集事业部总经理黄震曾直言,佰草集具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但知名度和同等定位的国际品牌有量级的差距,启动大传播是他们希望解决这一问题的积极尝试。除了佰草集,六神在夏季营销旺季启动线上的传播,高夫进行电影植入,婴童品牌启初也发起了消费者参观等精准营销活动,该公司旗下多个品牌都有创新传播模式的探索。
据上海家化此前宣布的规划,新品在五年规划业绩贡献占比要达到25%,这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了高要求。为了保证新品的上市速度,2015年上海家化表示已推进多项变革,全面提升研发能力。通过与日本、韩国等国内外最优秀的ODM公司合作,成功推出包括气垫类、轻彩妆类、高端面膜等在内的市场热点产品。官方统计显示,上海家化去年完成新品项目554项,其中该年度上市539项,专利申请数达64项。
据悉,为了快速应对电商渠道需求,2015年上海家化还缩短了从研发到生产、物流的供应链周期管理,新品上市周期压缩到了四个月以内。
除了高效推新品、积极拥抱年轻消费者,上海家化去年在扩充品类业务上也有了实质性的动作。2015年6月,上海家化与漳州片仔癀签署《合作意向书》,并于2016年1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告进军口腔护理领域。
完善O2O,抓住移动电商、单品牌店等新兴渠道风口
为应对传统渠道商超和百货整体下行的局面,上海家化2015年同步在渠道策略上做出调整,进行全品牌全渠道的战略部署,首先是电商领域的大手笔布局。2015年8月,汇集旗下8个子品牌产品的“上海家化官方旗舰店”上线,成为天猫首家美妆综合类目品牌旗舰店。2015年双十一当天,上海家化全品牌全网销售额突破1亿元,并在12月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O2O营销平台建设。对于线上渠道,上海家化寄予厚望,提出了2018年销售份额占比提升至20%的目标。
在实体渠道方面,2015年,上海家化放大终端的体验优势,建设了终端体验体系。据介绍,去年上海家化已加大投入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开展多场区域联动大促,提升品牌与店铺在区域的影响力。此外,抓住购物中心的渠道优势,上海家化在专卖店渠道方面再试水,已开业15家体验型专卖店,着重提供消费者体验服务。
对于单品牌店,黄震指出,他们已结合品牌文化和消费者体验需求,思索适合并可供复制的佰草集单品牌店经营模式,在2015年充分的探索后,希望2016年有实质性突破。
上海家化董事长谢文坚
在去年底召开的媒体分享会上,上海家化董事长谢文坚向《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表示,2016年上海家化的主要工作是完善主渠道的下沉,这包括下沉至化妆品专营店、屈臣氏、母婴店等渠道,并注重实现精细化渠道管理。此外,单品牌店、移动电商和位于机场等O2O模式的Estore等新兴渠道也是一大方向,而这些新渠道的共性是注重消费者体验,迎合追求个性化的年轻消费者。
布局供给改革,继续寻求并购机会
海外消费势头的凶猛是当前消费升级的一大体现,上海家化方面已意识到中国高端消费领域蕴藏巨大的潜力,并表达了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态度。
上海家化指出,在日化行业整体发展进入改革换挡之际,企业也应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度和价值感受,倾听消费者需求,驱动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立足差异化的中国文化,提升民族品牌产品品质。要让海外消费回流,民族品牌要持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培育能力。”
据介绍,在2016年,上海家化的“供给改革”将从内生增长和外延式增长两个维度开展具体的工作。
内生增长方面,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在新品研发、供应链优化、品牌发展、后台建设、人才培养等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打造一套高效、协作的组织和市场反应机制;二是调整渠道布局,加强各品牌主渠道建设,优化渠道结构,试水e-store、品牌专卖店、移动电商等新渠道,挖掘电子商务潜力,打造多维度消费者画像,更精准、高效的向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三是提升消费者体验度和价值感受,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与消费者开展互动;四是强化自身四大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
外延式增长方面,上海家化表示会继续积极寻求潜在的并购机会。根据此前披露的规划,在120亿的营收目标中,有20亿会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在并购目标的选择上,上海家化再次强调,一方面要与家化目前的经营形成互补,另一方面又与家化的战略相匹配,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