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香港美容用品零售商卓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16财年财报。报告显示,2016财年,卓悦由盈转亏9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 7976 万元),零售店铺收缩5间至 42间, 电商渠道销售收入同比有所增加,2017年将强化电商平台。
CBO 网讯(
编辑 橘子)
2016财年, 卓悦控股的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19.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7亿元 ),较2015年的22.8亿港元减少12.8%,全年净利-0.9亿港元, 同比上年 4.3亿港元减少121.2%。
卓悦控股指出,2015财年得以实现净利润 4.3亿港元 ,主要因为出售美容及保健业务资产产生了3.9亿港元的一次性非经营性利润,此次交易构成了全年净利润大头。而进入2016年,零售市场整体上疲弱、经济状况未如理想以及国内旅客消费意欲放缓等导致营业额一直下降,因此录得大幅亏损。
2016年全年,根据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数据,访港人数总数为5,670万人,较去年下跌4.6%。随着更多中国内地人民视香港为政治不稳定的地方,访港内地旅客持续下跌,加上港币较人民币强势及中国内地美容产品新推税改政策,种种因素均压抑了卓悦的零售表现。报告显示,仅顾客总数减少已导致卓悦年内整体零售额下跌约9%。
三大市场营业收入均录得下滑。香港及澳门市场零售额连续两年录得按年下降,香港及澳门同店销售额亦较去年下跌10.1%。尽管如此,香港市场(17.8亿港元)还是为集团贡献了90%的营业额。
卓悦方面表示,为吸引店内人流,卓悦重整产品组合,特意推出多款大众化的韩国美容产品,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及抵消欧美日等高级品牌销售放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旅客数目减少,韩国产品的整体销售亦录得减幅,而韩国美容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致使产品整体毛利率亦随之下跌。 此外,集团增加国际知名平行进口产品及中低价位名品,以及相对减少高价独家分销产品供应,也使得整体毛利率下降。
与此同时 ,在2016年,电商业务为集团贡献了0.4亿港元,较2015年上升7.4%, 占总营业额的2%。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卓悦在香港、澳门及广州共开设42间零售店,较2015年的47间减少了5间。
卓悦控股预计,2017年香港经济将继续充满挑战 ,希望籍由租金成本下调时机来控制整体租金开支 ,逐渐提高盈利能力,并继续实施有效的品牌策略。由于旅客人数在2016年12月已经回升并带动零售销售表現,卓悦预计零售业将在充满挑战的经济前景下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