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食药署近日公布的34批次不合格化妆品名单中,标签问题成为上榜的唯一原因,主要体现为标示不全、标示成分有误、无中文标签和标识不符合规定等,涉及贝德玛、OPI、DR.WU等一众名品;此外,甲油成为问题最严重的品类。
4月14日,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食药署)公布了2016年网购化妆品稽查结果,不少知名产品因标签问题违规,包括雅诗兰黛、Kiehl’s等品牌洁面乳,以及OPI、Dior等品牌指甲油;此外,贝德玛防晒乳被验出成分跟标示不符,DR.WU VC微导美白精华乳未验出标示美白成分。
据悉,台湾食药署在2016年启动了网购化妆品安全监控计划,抽验PChome、momo等9大网络平台销售的洗面乳、乳液、防晒剂及指甲油共160件。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品质皆未违反规定,标示检查共128件符合规定,32件不符合规定,主要违规样态为标示不全、标示成分有误、无中文标签;食药署另从样本中抽验64件进行品质检测,且根据不同品类检测不同类别(洗面乳检测微生物、乳液与防晒剂检测产品添加成分、指甲油检测是否含禁用溶媒),结果显示,2件标示不符合规定,违规样态分别为防晒产品验出标示外成分、美白产品未验出美白成分。
从品类来看,34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近五成集中在指甲油品类(16批次)。
食药署医疗器材及化妆品副组长朱玉如表示,品质检测中,法国贝德玛皙妍高效防晒身体乳被检出含有2个包装标识外成分,虽有违规,但对人体无害;DR.WUVC微导美白精华乳作为美白产品,内含多项美白成分,但其中一项有标示的美白成分EthylAscorbicAcid却没有验出。根据业者的说法,产品并不是没有添加该成分,只是开封后该成分会降解。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DR.WU公关江宛蓉对此回应称,VC微导美白精华乳被检出有问题的品项是2015年9月前生产的旧版,经抽检有问题后,2016年5月已全面改版,若消费者有疑虑,买到2015年9月前生产的旧版,可到门店办理退费、换货。
食药署官网表示,相关违规产品皆已责成地方卫生主管机关,依违反化妆品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处办,并命业者回收改正。
CBO橘子编辑综合
附: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食药署)2016年网购化妆品稽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