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我的企业一夜之间被烧光,只要我的品牌还在,马上就能恢复生产。”
CBO执行总编 刘李军
2017年5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的申请,从今年开始,将以后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这个消息再次让可口可乐公司创办人阿萨•G•坎德勒的这句名言火了一把。“品牌”,成为继“互联网+”“工匠精神”之后,又一个因政府推动而“爆红”的名词。这也意味着“品牌战略”正式成为国家战略。那么,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 品牌力关乎国力,“中国品牌日”迟到了
公元前7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衡山国,盛产兵器,宝剑天下无双。另一个大国齐国一直想征服衡山国,但是又畏惧衡山国兵器厉害,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齐国相国管仲在起兵前一年派人到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诱使衡山国百姓放弃农业转而打铁,接着管仲又派人到赵国高价收购粮食,让包括衡山国在内的诸国都运粮卖给齐国。就在各国为发财欢呼的时候,齐国突然封闭关卡、停止收购粮食和衡山国兵器,并在夏收前,对衡山国出兵。此时,衡山国已经无粮可用,兵器也差不多卖光了,又不能在别国买到粮食,一个既缺乏粮食又缺乏兵器的衡山国,只得降齐。
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从来都不只是武力,而更重要的是经济。经济实力是一国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虽然武力战争在全球已经基本消弭,但经济战争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税、汇率、商品、品牌等,都是经济战争的“武器”,君不见大的品牌之间的并购都需要报国家批准才能进行么?
在当今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可以说,一国所拥有的知名品牌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扶持本国品牌,早就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战略。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已经有了完整的品牌战略思路和扶持政策体系。中国直到现在才设立“中国品牌日”,其实已经落后了。
>>> 世界主要国家在如何扶持本国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政府的主要做法是通过财税金融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科研创新,以技术进步带动品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战略体系和政策扶持之下,美国硅谷诞生了大量像谷歌、苹果、facebook等全球知名的品牌。宝洁、雅诗兰黛等全球驰名的美国日化企业,其主打产品也无不透着浓浓的科技范儿。
而日本则在2003年就出台了“日本品牌”战略,其核心是通过知识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手段,将日本塑造成高品质、高美誉度的国家品牌。去过日本的朋友应该知道,在日本代表“顶级”、“高品质”的商品,都会标榜“100%国产”。这种情况大到汽车产业,小到超市里卖的饮料和大米,无不如此。
韩国则采取的是分类指导的方式,积极鼓励民族品牌发展。韩国产业资源部2001年就开始了“世界一流品发掘与培育制度”,每年向评选出的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技术与设计开发、海外营销传播方面的支援。《华盛顿邮报》曾这样评价韩国——“国际职业推销员”。在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韩国本土消费市场基本上是本国产品的天下,外国手机在韩国市场的份额不足5%,外国笔记本电脑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不足10%,而汽车更是满大街的韩国本土品牌:现代、大宇和起亚。化妆品方面就不用说了,韩国和日本大概是欧莱雅等国际巨头在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满大街的本土单品牌店和集合店让屈臣氏都生存艰难。
>>> “中国品牌日”只是冰山一角,日化市场要变天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中国品牌日”是由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提请设立的,实际上“中国品牌日”真正的源头是2016年6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在这份红头文件的“宣传展示自主品牌”部分,明确提出了要设立“中国品牌日”,同时给出了“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具体路线。
可以说,设立“中国品牌日”只是政府对于“宣传展示自主品牌”的一个小动作,而“宣传展示自主品牌”又只是“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战略的一小部分。
可以说,“中国品牌日”的设立,只是我国“自主品牌扶持战略”的冰山一角,国务院的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扶持自主品牌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中国化妆品市场自主品牌一直非常薄弱,绝大多数份额被国外品牌占据。大宝、小护士、丁家宜、美即、羽西等,曾经风行一时的国产品牌更是先后被外企收购。业内人士因此怒其不争地说这些品牌掌舵者们,是把“企业当儿子养,当猪卖”。
但好在,近年来随着百雀羚、佰草集、自然堂、韩束、相宜本草、滋源等新一代国产自主品牌的崛起,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一步步扩大。相信,随着国家层面扶持自主品牌战略的全面实施,不久的未来,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主流一定属于国货。
(点击本段获取《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