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27
  • 阅读量:3848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吴思馨

昨日(1月26日),丽人丽妆首发申请未通过,止步IPO。事实证明,财经机构此前对公司盈利模式过度依赖阿里巴巴的担忧,也是证监会正在思考的事情。

 
1月26日,证监会官网审查结果公告显示,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未通过。中国第一大高端美妆线上代运营商折戟IPO。
 
对于丽人丽妆IPO被否决,发审委给出的意见有以下几点质疑:

 
1、对阿里系(天猫\淘宝)平台构成重大依赖,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2、返利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返利跨期核算、返利计提是否合理;
3、收购股权两次定价方法不一致、分两次购买的合理性;
4、需要了解授权品牌的具体销售情况,例如,主要授权品牌在除发行人(丽人丽妆)经营的旗舰店以外的天猫/淘宝零售服务商以及其他主要零售市场的销售情况;
5、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幅不匹配,利润是否真实。

在这一消息昨日曝出之前,已有诸多财经机构分析过丽人丽妆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他们认为,丽人丽妆的盈利大部分依托于阿里平台,而为化妆品品牌做线上运营所得到的回报,大部分来自于商家返利。

简单来说,对接平台单一、盈利模式单一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模式,风险过高。

公司招股书显示,2014年-2017上半年,丽人丽妆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6亿元、12.17亿元、20.16亿元、1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8.25万元、3271.28万元、8110.04万元、7534.23万元。

同时期,公司从品牌方获得的返利分别为1.003256 亿元、1.329448亿元、1.748186 亿元、1742.25 万元,占同期毛利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6.71%、30.50%、24.56%、4.03%。2017年1-6月,其收到返利金额及占比较低,主要原因是公司2016年末备货充足,2017上半年采购较少所致。

返利占公司毛利的比例较高,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而另一方面,丽人丽妆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都投入了营销。数据显示,2014年-2017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支出分别为1.1亿元、2.33亿元、3.45亿元、5.45亿元。

此外,2014-2016年中,丽人丽妆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71.49天、73.37天、80.63天。对于一家线上运营商来说,这样的周转速度并不算快。

推荐阅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