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端美妆品牌布局上不及天猫的京东,最近拉上了具有产品优势的莎莎国际,做起了“京莎节”,旨在希望通过三天的促销,完成莎莎国际全年在京东平台15%的销售额。
CBO网讯 (记者 张钊)
4月2日至4月4日,莎莎国际(以下简称莎莎)联合京东商城合办“京莎节”。《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在莎莎国际京东旗舰店看到,在活动期间,所有商品均有不同折扣的优惠,最低折扣低至两三折,其中更有满赠活动。该活动促销力度可谓堪比“代购价”,部分热门产品甚至比代购还优惠。由于反响热烈,又追加了4月5日至4月8日的第二场。
此次“京莎节”期间,双方还全新开启了京东跨境直购合作,针对一些在莎莎国内门店尚未上市的新产品、限量商品,消费者可在京东全球购上下单,由京东物流完成从海外至国内的运送、清关、配送一条龙服务。进口过程不再进行中转,更好地保证了商品品质及配送效率。
据了解,莎莎自进驻京东平台,一直在不断增加货品的种类、改善物流、增强平台流量等一系列措施。其用了三年来完善各项配套和服务,每年业绩均保持150%的增长率。香港莎莎方面表示,此次推出的“京莎节”是与京东达成更深度战略合作,未来莎莎不仅巩固实体店的优势,更要加强在电商领域中进行推广,从而迎合新消费时代下消费者的需求。
事实上,近年来,莎莎国际的业绩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在港澳市场,一方面由于受到中国内地赴港旅客持续减少,以及消费者喜好的改变和本地人出境旅游增加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化妆品市场饱和加剧的大背景下,其业绩有一定的变数。而在内地市场,2017财年,其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为2.76亿港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3.57%,同比下跌3.4%,亏损1510万港元。在台湾市场方面,今年,莎莎不堪在台湾连续6年亏损,决定在3月底前全面关闭在台的21家门市,集中资源发展大陆、港澳及新马市场与电子商务。
实体店的业绩持续下滑,让莎莎不得不开始考虑电商渠道。从2015年开始,莎莎就开始了频繁触网行动。从上线苏宁海外购、进驻京东全球购,在上海开张了首家内地O2O体验店,到和网易考拉海购合作、通过“Alipay”和“微信”等平台吸引消费者,再到去年9月正式加盟天猫国际平台,无不显露出莎莎对电商渠道的“野心”。
而此次京东与莎莎的联合“造节”,无疑是弥补双方短板,从而共同引流的“明智”选择。一方面,京东在高端化妆品品牌布局上落后于天猫,此举可以弥补高端美妆品牌的品类布局短板;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内地表现不佳的莎莎,显然希望借助电商赋能,提升业绩增长。莎莎方面表示,凭借京东跨境物流一体化服务等优势,莎莎2018年在京东的销售有望同比去年增长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