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10
  • 阅读量:1548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唐雅倩

1915年,距如今的一百多年前,在纽约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包括双妹粉嫩膏、谢馥春香粉在内的国货化妆品们获得大奖,扬名海外;而在“中国制造”早已成为金字招牌的如今,不少国货化妆品们也正竞相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全球最大美容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美容展上也正重演着百年前的故事······

 
CBO记者 唐雅倩 广州报道
 
2014年,贝豪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作为中国唯一一家面膜企业参加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美容展,到如今,贝豪已经连续参展五年。在这五年间,贝豪、中国化妆品行业乃至全球化妆品行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化妆品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现在正是时候”,刚从意大利回来的贝豪集团总经理梁宏丽这样表示。这个感想,源自于贝豪连续参加意展5年来的形象与受关注度的提升,也来自于贝豪海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力,让跨国公司争先在此强化布局,并且重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同时,中国化妆品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开始对国外市场产生影响。在这其中,面膜(主要指面贴膜)品类成为了典型例证。
 

从“很受伤”到“很自豪”,贝豪参加意展5年有何变化?
 
2014年,中国的面膜市场正快速崛起,而从2006年就聚焦于面膜品类的贝豪,也已经成为了国内知名面膜生产企业。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参加意大利展的面膜企业,贝豪却面临了预料之外的“冷遇”。
 

 
“只有一个不允许装修的标准展位,加几把桌椅”,梁宏丽回忆道,相较于同一馆中不少精致大气的展位,贝豪在内的七个联排中国企业展位着实显得寒酸。即便如此,“凭借扎实的产品力,和现场的体验效果,我们那次在意展还是接到了不少海外客户,并且合作至今”。
 
回国后,梁宏丽发出“意展归来很受伤”的真实感言。她明白,全球最大美容展对中国化妆品企业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着固有偏见。那如何提升海外形象?唯有自强。
 
2015年,贝豪带着极具颠覆性的面膜创新产品——日本纪州备长炭黑金面膜,再度亮相意展,得到了包括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国际美妆巨头高管的高度认可;
 
2016年,贝豪大力投入展位设计,凭借极富美感的展位呈现,得到了海外媒体的争相采访;
 
2017年,贝豪携保加利亚玫瑰花水面膜和100分钟焕肤面膜出征意展,吸引了欧莱雅集团全球副总裁的注意。
 
2018年,驾轻就熟的贝豪,弱化了产品主题,而用富有设计感的人脸面具与满满一墙的玫瑰作为烘托,传递面膜文化,变成了意展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就连意展主办方招商总经理也亲临展位进行交流。
 

 
从2014年到2018年,从10平米的标准展位到70多平米的“美感空间”,这五次参展的变化,不仅体现出贝豪知名度的提高,也体现出世界对中国面膜品类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对中国化妆品企业固有形象偏见的修正。“不断扩展的不只有展位面积,还有中国面膜的发展空间”,梁宏丽表示。
 

面膜全球化已见端倪

实际上,除了贝豪在意展上的变化,梁宏丽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开始展出面膜品类,显然,此前颇不受欧美重视的面贴膜市场,已经悄然打开。
 
这个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显然是受到了中国这一巨大面膜消费市场的影响。梁宏丽表示,从2012年左右,中国的面膜市场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快消品特质加持下,这个市场的崛起引起了全球关注。同时,不少国内面膜品牌开始寻求国际化合作,逐渐将面膜文化传递到了海外工厂、品牌乃至消费者。
 

 
梁宏丽在走访欧洲市场时发现,如巴黎春天、老佛爷等知名百货中,都有面膜的踪影,甚至其不经意买到的某法国知名护肤品牌的黑白两款面膜,就出自于贝豪的面膜膜材供应。
 
早早开始布局海外的贝豪,也贴切见证了面膜的全球化路径。梁宏丽透露,2017年,贝豪出口业务大幅增长,尤其是欧美市场增幅颇为明显。
 

 
“面膜可以全球化”,这句话在采访中被梁宏丽反复提及。实际上,在多年的激烈竞争下,本土面膜品牌在膜材、成分、使用感上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欧美面膜市场落后我们20年时间”,可见,在欧美面膜市场正逐渐觉醒之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布局,正是时候。
 

要想远航,先要自我成长

虽然说先发能制人,但从国外品牌近期在面膜上的投入可见,想要持续领先,中国企业仍需要加倍努力。
 
最重要的依旧是做好研发。在意展的展出面膜中,梁宏丽发现,国外品牌较多采用生物纤维膜材,“新的膜材渗透市场的步骤,一般是从专业市场到少数日化高端品牌再到大众市场”,梁宏丽表示,这一膜材的风行,也与欧美消费者崇尚天然、绿色等风潮有关。
 

 
可见,欧美品牌想要把握面膜市场的风向,虽然还需要时间,但是并不存在“难如登天”般的障碍。更何况,从法国的时装、瑞士的钟表种种可以看出,欧美品牌善于讲述且延续品牌故事,这一优势,在当下追求个性化、高端化消费的市场中,尤为受用。
 

 
因此,除了具备全球化视野,中国企业也应该注重形象,讲好品牌故事,重点之一就是要找准产品的核心卖点。
 
梁宏丽在多年前就提出,面膜是中国唯一可以挑战国际大牌的化妆品品类,这一观点从如今面膜市场的竞争状态得到了验证:中国品牌在面膜品类上独具优势,逐渐影响国际市场,而国际品牌也在加速布局面膜品类,面膜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于想进行全球化布局的本土企业来说,用面膜品类作为突破,不失为一步高招。但这需要本土品牌们真正重视面膜品类,而非仅仅将其视为引流品甚至边缘性品类,“国内一线品牌们,其实具备非常优质的渠道与市场资源”,梁宏丽表示,如果这些企业都能认识到面膜品类的重要性,提升面膜的份额占比,才有望推动中国面膜市场及早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能真正主导全球面膜市场”。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