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1-07
  • 阅读量:1845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 作者|

在中国内地市场迎来三十而立,面临“中年危机”的屈臣氏“减压”又“减龄”后,年轻消费者会主动拥抱它吗?

CBO记者 李建子

对于处在新零售时代不断探索变革出路的美妆零售商屈臣氏而言,今年的跨年可能来得比往年更有“意义”一些。

在2018年进入倒数的最后几天时间里,屈臣氏在其天猫与京东的海外旗舰店中发布公告称,将于12月27日停止接单并关闭店铺,至此上线仅三年的屈臣氏海外旗舰店走向了闭店之路。

虽然平台客服给出的闭店理由是,“由于屈臣氏店铺整合”。但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在电商红利政策驱动下,天猫国际引入的海外新品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通过跨境模式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屈臣氏关闭海外业务,回归主力业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压”。

紧接着,在跨入2019年的第一天,@屈臣氏中国 就在微博创建了#做自己,美有道理#的微博互动话题,并同步发布了一则关于女性独立题材的短视频广告。

在这则仅有2分中长的短视频中,以区别于当下“网红脸”审美取向的国际超模王诗颐为主要出镜人物的三个女孩,不断穿梭在各类有屈臣氏背景的城市街区。“新女性、自我、独立、不设限”等成为她们的个性宣言。这则视频得到不少微博大V的转发和点赞,赢得赞誉。

截至记者发稿时,#做自己,美有道理#的阅读量已经突破1986.6万,讨论贴突破33.5万,这一数据目前还在上升中。进入2019年,在中国内地市场迎来而立之年的屈臣氏,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改变形象了。

事实上,屈臣氏这种“走心”的“套路”,宝洁旗下两个成功年轻化的品牌SK-II、OLAY也做过。靠“相亲角”成功撩人上位的SK-II自然不必多说,市场表现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OLAY新年的类同款系列微博话题和短视频“下一站 无惧年龄”也在同一时间在微博上线,同样得到诸多网络KOL的转发,同样收获颇多赞美和热议。

其实,自从2016年以来,连年业绩不如意的屈臣氏已经通过多种手段在改革。除了不断升级店铺、调整品类布局外,屈臣氏还尝试开一些新类型、新模式的店铺,并在其中大量运用数据化手段提升服务。此外,其还以“店中店”的形式拓展药房业务,回归最初的药房生意。同时,屈臣氏还上线微信小程序和入驻饿了么外卖服务,多渠道扩展业务。

另一方面,不断尝试新零售的屈臣氏也尝试了AR试妆,牵手欧莱雅其调整彩妆短板,甚至于和网易云音乐以年轻人最喜欢的方式跨界举办了14场音乐节。值得关注的是,屈臣氏于2018年5月在香港长江中心开设了一家购物概念店CKC18,区别以往门店,CKC18内设有美食区、美妆及健康区、电玩潮流区及美酒区,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支付等方式进行消费,加快数字化布局。

业务年轻化和渠道多元化的屈臣氏,在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后,也缓解了些许“中年危机”。

2018年8月,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0001.HK)公布了其2018上半年业绩。截至上半年,集团零售部门在24个市场经营超过14400家店铺,较去年同期增加7%;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以及香港其它零售业务复苏。

显然,减压、减龄后的屈臣氏,正以一个更加年轻的形象去加入美妆市场的新一轮角逐。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