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机票进入市区的免税店购物,之后再取消机票,并将到手的免税化妆品转卖黑市,赚取中间近50%的差价?针对这种“违规操作”,韩国政府本周宣布,将严惩那些“只买免税品却不出境”的假乘客和代购。
近日,一则有关韩国将严查外国人在当地免税店“代购”的消息,日前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刷了屏。
5月13日,韩国政府公开宣布,将对“只买免税商品却不出境”的 “假乘客”采取严厉处罚措施,杜绝免税商品“回流”到韩国本土、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公告称,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假乘客”,将采取一年禁止购买免税品的处罚措施。
韩国严查免税“代购”
韩国作为亚洲化妆品三大国之一,其化妆品一直深受年轻女性尤其是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早前,为了减轻进口关税给价格增加的额外负担,不少女性热衷于选择认识的朋友帮忙“人肉代购”,淘宝、朋友圈也涌现不少专门代购韩国化妆品的人士。
由于免税店购物很便宜,一些久居韩国的外籍人士开始打起主意。他们先购买机票获得进入市区免税店购物的资格,之后便取消机票,并将购得的免税化妆品转卖到黑市,赚取中间差价。据韩方统计,韩国在2014年—2016年间共有8129名非韩国籍人士在购买免税品后,取消了机票,购买免税商品规模达535亿韩元 。报道还单独点名,其中就包含许多来自中国的代购。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金炳旭解释道:“比如在专卖店卖7000韩元的化妆品,很多在网上5000韩元就能买到,如果不是这部分免税品又‘回流’韩国市场的话,是无法以这样的低价售卖的。”
为了遏制免税品“回流”现象,韩国关税厅称,对3个月内有5次机票取消记录,且购买5000万韩币(约合人民币29万元)以上免税品的外国人,将进行跟踪调查,以查清他们是否与黑市上的大型零售商有勾结。若确定其购买的免税品已流入市场,将禁止其购买免税品1年。同时,韩国政府称正在与企业协商,为所有免税品标注“免税用”字样。
整治措施的“矛”与“盾”
实际上,韩国相关方面早已注意到“市内免税店现场提货制度”的漏洞,去年8月就出台过类似举措,但当时未明示具体的落实细则,结果收效甚微。
政府曾要求取消“免税品现场提货制”,实行“外国游客在市内免税店购物后,一律需到机场免税店内提货”的制度。但此举引来免税店业界的担忧,他们认为,这将给外国游客的购物带去不便,进而导致免税店行业整体销售业绩的下滑。不仅如此,如果让全部外国游客都到机场或港口内的免税店内提货,难免出现免税店区域排长队的混乱场面,进而给其他消费者带去不便。
目前,一位常去韩国的业内人士告诉《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从免税店现场提走,只有韩国本土品牌,欧美进口品则需要在机场候机厅提货。”这也意味着,对部分购买进口品的乘客而言,取消机票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占韩国化妆品市场80%份额的两大公司——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日前则表示,从5月底开始,他们将给市内免税店销售的产品贴上“免税用”标签,打击上述“假乘客,真代购”的行为。
对此,一些质疑的声音则表示,贴标签或盖印章的方式并不可靠,应该直接在产品容器上印刷“免税品”字眼。
但此举遭到了化妆品公司的反对,另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在化妆品容器上直接打印‘免税’字样,其成本虽然不高,但给库存管理带来不便。因为,化妆品公司对于提供给韩国化妆品零售商和免税店的商品,采取统一库存管理。若在容器上打印免税字样,就无法再将商品提供给韩国零售商。”
(整理《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