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首页
English Channel
最新
头条
CBOX
FM
对话
财报
未来品牌
首店颜究
跑市场
报告
法规
微澜
ESG
登录
新闻
市场
热门搜索
欧莱雅
药监局
首店颜究
未来品牌
新品
面膜
新品
屈臣氏中国可比店铺销售额恢复增长,圈地过后更重单店效益
2019-08-05
阅读量:1190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作者|杨雪玲
在高宏达的带领下,而立之年的屈臣氏更多关注“内在美”和“年轻化”。
昨日晚间(8月1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财报:屈臣氏全球销售额达831.6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33.59亿元),中国区销售额达125.1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10.94亿元),同比增幅15%,折算人民币汇率增长8%。
比节节攀升的销售额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屈臣氏中国可比店铺业绩同比首次恢复增长。根据财报显示,2019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可比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2.2%,这个指标的增长意味着,屈臣氏不再仅仅依靠增加门店数量来提升总体销售业绩,摆脱了“门店加速扩张但单店产出持续下滑”的尴尬处境。
与此同时,屈臣氏中国区的销售额占全球业绩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财报显示,2019上半年,屈臣氏中国为全球贡献了15.05%的销售占比,这两大直观数据的良好势态,无疑证明了屈臣氏中国区CEO高宏达这两年努力的卓越成效。
2007年,罗敬仁接手屈臣氏中国市场,此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迅速跨入千店行列。但步履太快也容易导致重心不稳,从2013年起,屈臣氏的业绩增长逐年下滑,直到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除了电子商务兴起的大环境影响,屈臣氏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扩张速度过快、一味追求业绩,从而造成精细化运营缺失。
进退两难之际,高宏达接替罗敬仁,开始了屈臣氏内部资源盘活的新时代。
2018年,高宏达宣布了屈臣氏中国的“中路策略”,即推出更加吸引年轻人的“第八代门店”、加速品牌升级与平衡线上布局。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的新店型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开辟了专业的皮肤测试区和美妆互动区,同时增加香水品类,扩大进口商品比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内部布局。
前一年,屈臣氏还上线了定位为美妆问答购物平台的莴笋APP,通过简易有趣的美妆视频、达人一对一视频答疑,一站式解决美妆难题。后面又顺势与淘宝、京东以及饿了么、美团等多家电商、外卖平台合作,提供闪送服务。
除了贯通线上线下渠道,屈臣氏还在2018年与欧莱雅合作推出了全新的美妆概念店——colorlab?by?Watsons,售卖蜜丝佛陀、美宝莲纽约、Kiss?Me在内的人气品牌,加深与潮牌新品之间的亲密联系。同年7月,屈臣氏又对官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开放“屈臣氏健康”等板块,并升级VIP会员体系,打通包括天猫旗舰店在内的线上、线下会员积分系统。
年轻开放的心态和一系列积极调整的举措,让屈臣氏当年业绩即恢复上涨。根据长江和记实业发布的财报显示,屈臣氏中国2018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为1689.9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98.41亿元)。
推荐阅读
0
游客访问
登陆
没有账号? 请点击
注册
忘记密码
登 录
使用其他方式登录
QQ登录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CBO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
注册
注 册
登录即代表您已同意
CBO用户注册协议与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