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线上直播电商市场的火热,强化网络市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家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于10月至12月开展2020网剑行动。
《通知》中明确,2020网剑行动的重点任务包括:落实电商平台责任、重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行为、强化互联网广告监管、整治社会热点问题。
据悉,网剑行动的实施将进一步落实《电子商务法》,集中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这项任务中,《通知》指明以化妆品、食品、药品等舆情热点为整治重点,强化线上线下联合监管信息共享,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早在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修订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提出将以严厉打击违法添加和制假售假为重点,严惩重处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化妆品市场环境。而随着化妆品消费场景更多地向线上延伸,对化妆品市场的监管范围也随之扩大。
2020年可谓全民直播元年,“直播”已然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在众多平台和主播的混战之下,也有许多不法分子趁机牟取非法利益。针对这类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尤其强调了规范“直播带货”等网络经营行为的秩序。
今年8月,上海警方破了成功破获上海首例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对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在浙江多地抓获售假犯罪团伙5个,查处窝点8处,抓获正在直播带货的27岁女网红廖某等犯罪嫌疑人50余名。
据悉,这名廖姓网红主播粉丝数高达百万,播间场均观看人数在20万以上,场均销售额突破7位数。在廖某的推送下,仅一场直播就能为商家带来近30万的销售额,其中假冒商品占比达10%。
但主播只是售假环节之一,背后还牵涉到成熟且庞大的假货供应链。据警方侦查发现,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涉嫌销售假冒商品的竟有近30家。
对于观看直播的消费者而言,难以直接辨别货品真假,同时也有冲动消费行为的存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618”期间消费者对于直播带货类的吐槽信息超过11万条,包括主播过度宣传产品功效,以及商家故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并且大多数消费者维权过程漫长且艰难。
临近“双十一”大型购物节,各大平台纷纷为消费狂潮预热,带货直播也迎来了一波新的热潮。在此当口,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出通知严打网络售假行为,尤其是“直播带假货”行为。
此外,《通知》中还提出对互联网广告监管进行强化,集中整治在网站、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以及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上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在市场监管逐渐收紧的当下,不少平台已经主动呼应,对网络广告进行严格规范,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经常因“虚假广告”被诟病的小红书。
此前,今年5月,小红书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社区生态治理报告》显示,平台已经处理涉嫌刷量笔记52万篇,并拦截和清理黑产刷量行为逾1.4亿次。
随后的9月,小红书再度开展“啄木鸟行动”,重点针对虚假推广行为进行地毯式排查,进一步规范治理社区内容生态。据悉,小红书在当月就对7383个账号进行了断流处罚,处罚笔记数量超过21.3万篇。
在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下,网络市场的监督管理仍是一场不断升级的“持久战”,不仅需要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管理,更需要商家规范经营,以及消费者提高警惕、理智消费。